夜随钟梵入灵源,一笑虚堂解带眠。
旋接僧谈多旧识,偶依禅榻岂前缘。
离离松桧摇山月,兀兀楼台宿暝烟。
尘句何年传到此,篝灯试读已茫然。
夜随钟梵入灵源,一笑虚堂解带眠。
旋接僧谈多旧识,偶依禅榻岂前缘。
离离松桧摇山月,兀兀楼台宿暝烟。
尘句何年传到此,篝灯试读已茫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灵源寺的静谧与深邃之感。首联“夜随钟梵入灵源,一笑虚堂解带眠”以钟声和梵音为引,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诗人轻松一笑后,在空旷的殿堂中卸下束缚,安然入眠。颔联“旋接僧谈多旧识,偶依禅榻岂前缘”则透露出诗人与僧侣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禅榻上偶然相遇的缘分,仿佛是久别重逢的老友。颈联“离离松桧摇山月,兀兀楼台宿暝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夜晚山中的幽静与神秘,松树和桧树在月光下轻轻摇曳,楼台在暮烟中显得格外孤寂。尾联“尘句何年传到此,篝灯试读已茫然”表达了对古代诗句的追忆与感慨,诗人点燃篝灯,试图阅读那些流传已久的诗句,却感到时空的遥远与茫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归隐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之美。
空宇本无声,自然发清响。
含毫腼古今,操觚洞莽苍。
思风吹言泉,大海春潮广。
笔颖如剑锋,摧坚亦攻仰。
亘古不平事,指画在孤掌。
所思不能明,为君达遐想。
搜刮及虫鱼,诛求到魍魉。
珍驾税平林,延览得真赏。
枕块憩虚恬,悠然成一往。
方知功德外,音徽属吾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