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
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
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遇雪》。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不舍。
"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敏感,花开正是返乡的时节,但他的归心却无法抑制,每天都渴望回到故土。这反映出诗人的旅途寂寞与对家的思念。
"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中,更深了一层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风雪虽然严酷,但它并不知道行者心中的哀伤与苦楚。而诗人将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落花飞舞的意象来表达,似乎是在向人们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哀愁。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复杂的心境。王安石在这里以其独到的文学才能,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景象结合起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