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登眺睨绝顶,一树一石探幽奇。
虫文鸟篆不可识,如读岣嵝神禹碑。
何人登眺睨绝顶,一树一石探幽奇。
虫文鸟篆不可识,如读岣嵝神禹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登山高处眺望的行者,目光穿越一棵树、一块石头,探寻自然中的奇异之美。诗中“何人”二字,隐含对那位勇攀绝顶者的好奇与赞赏。“虫文鸟篆不可识”,则写出了山间岩石上所刻文字的古老与神秘,如同难以辨认的古代蝌虫书和鸟兽篆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文化遗产深邃性的赞叹。
诗人通过“如读岣嵝神禹碑”一句,直接将这种难辨识别的文字比作传说中大禹时期的神圣碑文,既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也映照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思考。这首诗在表达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古老文化知识的尊崇和探究。
稽首仇池翁,归住小有天。
葛公尚远孙,岣嵝丹山传。
道骨亦有种,而今见婵嫣。
大小茅山君,霞襜两联翩。
弟兄对谭道,舌本风雷旋。
嗟哉空山子,妄意身飞翾。
忍饥啮草木,阅岁烹汞铅。
岂知至妙门,端在玄中玄。
知公夙领此,妙契遗蹄筌。
神凝物无疵,合侍虚皇前。
我亦山泽臞,会了区中缘。
灭没望仙鞚,愿言执风鞭。
相将丹丘上,一笑三千年。
玄元分古观,南镇越王城。
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记名。
丹砂虽久炼,鸡犬自长生。
槛簇鳌头景,门通鹤颈程。
烟霞随砌起,花木逐时荣。
古井涵虚碧,疏钟入户清。
荒芜怜夜色,寒溜引秋声。
丹灶封苔老,芝田积雨平。
风光齐岳麓,音信接朱明。
愿将身从此,乘云到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