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到南村六月时,累累红紫玉低垂。
筠笼送似露犹湿,更费支郎七字诗。
财到南村六月时,累累红紫玉低垂。
筠笼送似露犹湿,更费支郎七字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南村果实成熟的景象。"累累红紫玉低垂"形象生动,展示了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如同珍珠般挂在枝头,但却因为过于成熟而略显低垂,透露出一种自然而不做作的美感。
"筠笼送似露犹湿"则是说农人用编织的筛子收获果实,筛子的缝隙间还残留着露水,表明果实是在晨露中刚刚采摘,鲜嫩可口。同时,也反映出农事的勤劳与及时。
"更费支郎七字诗"这句话则是说诗人在赞美南村六月之美景的同时,还特意要撰写一首七言律诗来进一步表达这份美好,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情感深厚和艺术追求。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情趣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丰收的夏日村庄,展示了诗人对于农事、时节变化以及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投入。
子墨客卿来自蜀,绣川家藏尤不恶。
明窗研磨出珠玉,客卿于君德良渥。
嗟予经年客莲幕,交绝方兄涩囊橐。
文房诸子亦萧索,同年于予契非薄。
特遣卿来助予学,不才拜赐心愧怍。
客卿之意殊不乐,陶泓毛颖登台阁。
陈玄待诏同著作,卿从予游失所托。
惟清惟静惟寂寞,但有诗篇日酬酢。
南山有井名黄花,我卜别业临其涯。
酌泉漱石思往事,天遗景与名俱嘉。
东篱采菊隐君子,悠然凝望南山赊。
兹人高躅已千古,三径芜没堪咨嗟。
我生本抱丘壑尚,误涉尘世争浮蜗。
十年太学志未遂,归来陇亩躬桑麻。
草庄新筑亦不恶,青山远近光交加。
会须移住效杜老,终赋归去师陶家。
新凉入郊九日近,西风渐欲吹乌纱。
龙山风俗有故事,撩我清兴凌烟霞。
山城过疏雨,客馆生新秋。
乡心杂病思,浩荡不可留。
忆昨初来时,园花弄春柔。
俯仰节物变,木杪风飕飕。
旅食百日馀,故人情已周。
论文有深味,惜别添牢愁。
槐花物色老,琴书散交游。
暖律回南枝,相期泛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