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度小桥》
《度小桥》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危桥度中半,深溪动人心。

欲返业至此,将进眩下临。

已涉尚回顾,溪水知几深。

谁能大此桥,以安往来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oqiáo
sòng / yángwàn

wēiqiáozhōngbànshēndòngrénxīn

fǎnzhìjiāngjìnxuànbiànlín

shèshànghuíshuǐzhīshēn

shuínéngqiáo
ānwǎngláirén

翻译
危险的桥梁走过一半,深深的溪流触动人心。
我想要回到这里继续我的事业,但向下看去令人眩晕。
已经走过,我还是忍不住回头,想知道溪水究竟有多深。
谁能建造这样一座大桥,让来往的人们安全通过。
注释
危桥:形容桥很不稳固或危险。
度:度过。
深溪:深深的溪流。
动人心:引起人的内心震动。
欲返:想要返回。
业:事业或工作。
眩:使人眼花缭乱。
下临:向下看。
已涉:已经走过。
回顾:回头看。
知:知道。
几深:有多深。
能:能够。
大:建造。
此桥:这座桥。
以:用来。
安往来人:使来往的人安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危险的小桥横跨深溪的景象,通过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生命安全与旅途挑战的关注。诗中的“危桥度中半”直观地展示了小桥的险峻,而“深溪动人心”则表达了溪水给人以的心灵震撼。

“欲返业至此,将进眩下临”两句,透露出诗人在面对这座危桥时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想要回头,另一方面又要鼓起勇气继续前行。这里的“眩下临”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小桥下的溪水深邃,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犹豫和不安。

“已涉尚回顾,溪水知几深”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感受这座小桥与溪流的关系。诗人在行走中不禁回头望去,这种举动显示了对溪水深浅的好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最后,“谁能大此桥,以安往来人”是一种期许,希望能够有人能够重建或加固这座小桥,从而保障穿行其上的行人安全。这不仅是对现实环境改善的愿望,也是诗人对于生命价值和社会关怀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同时也寄寓着对安全与关爱的深切期望。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其二

绣段装檐额,金花帖鼓腰。

一夫先舞剑,百戏后歌樵。

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

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

(0)

览物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

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0)

赠元绂

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

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各保芳坚性,宁忧霜霰侵。

(0)

拟沈下贤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

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

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0)

东京寄万楚

濩落久无用,隐身甘采薇。

仍闻薄宦者,还事田家衣。

颍水日夜流,故人相见稀。

春山不可望,黄鸟东南飞。

濯足岂长往,一樽聊可依。

了然潭上月,适我胸中机。

在昔同门友,如今出处非。

优游白虎殿,偃息青琐闱。

且有荐君表,当看携手归。

寄书不待面,兰茝空芳菲。

(0)

送客还幽州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

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