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桥度中半,深溪动人心。
欲返业至此,将进眩下临。
已涉尚回顾,溪水知几深。
谁能大此桥,以安往来人。
危桥度中半,深溪动人心。
欲返业至此,将进眩下临。
已涉尚回顾,溪水知几深。
谁能大此桥,以安往来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危险的小桥横跨深溪的景象,通过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生命安全与旅途挑战的关注。诗中的“危桥度中半”直观地展示了小桥的险峻,而“深溪动人心”则表达了溪水给人以的心灵震撼。
“欲返业至此,将进眩下临”两句,透露出诗人在面对这座危桥时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想要回头,另一方面又要鼓起勇气继续前行。这里的“眩下临”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小桥下的溪水深邃,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犹豫和不安。
“已涉尚回顾,溪水知几深”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感受这座小桥与溪流的关系。诗人在行走中不禁回头望去,这种举动显示了对溪水深浅的好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最后,“谁能大此桥,以安往来人”是一种期许,希望能够有人能够重建或加固这座小桥,从而保障穿行其上的行人安全。这不仅是对现实环境改善的愿望,也是诗人对于生命价值和社会关怀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同时也寄寓着对安全与关爱的深切期望。
濩落久无用,隐身甘采薇。
仍闻薄宦者,还事田家衣。
颍水日夜流,故人相见稀。
春山不可望,黄鸟东南飞。
濯足岂长往,一樽聊可依。
了然潭上月,适我胸中机。
在昔同门友,如今出处非。
优游白虎殿,偃息青琐闱。
且有荐君表,当看携手归。
寄书不待面,兰茝空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