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正好看山色,雨里两窗开不得。
此外只有书可观,斜点又来湿书册。
一月秋晴一月泥,南翁此谚似可疑。
山寒却要日暴背,吾衰不用雨催诗。
肩舆正好看山色,雨里两窗开不得。
此外只有书可观,斜点又来湿书册。
一月秋晴一月泥,南翁此谚似可疑。
山寒却要日暴背,吾衰不用雨催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连岭山中遇雨时的景象和心情。开头两句“肩舆正好看山色,雨里两窗开不得。”通过对比,展示了雨中的连岭山色之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因雨不能尽情观赏的遗憾。
接着,“此外只有书可观,斜点又来湿书册。”说明除了阅读书籍外,别无他乐,但连书本也不被雨水所侵蚀。这些细节传递出诗人在雨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尝试与挫败。
“一月秋晴一月泥,南翁此谚似可疑。”这两句引用了民间谚语,表达了对自然界不可预测变化的一种感慨和质疑。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天气变幻无常的无奈。
最后,“山寒却要日暴背,吾衰不用雨催诗。”则是诗人面对严峻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也不需要借助外界压力来激发创作灵感。这里“吾衰”表现出诗人的自我认知和对年龄增长的坦然接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雨中独处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超脱于外界干扰的艺术追求。
百雉临江岸,芙蓉久擅名。
水连秋港阔,帆趁午风轻。
雁落波初冷,花开日正晴。
烟光相淡荡,云物共鲜明。
艇小堪垂钓,歌清待濯缨。
渔樵聊作侣,鸥鹭暂同盟。
渺渺青云志,悠悠万里情。
欲寻霄汉路,翘首望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