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事南海游,邈然谢士夫。
独与二三子,清明陟城隅。
含荑见高柳,刺水生新蒲。
东风玄鸟来,万象咸昭苏。
昔贤当此时,风咏怀舞雩。
一鬯浩荡机,用祓旧染污。
京城无澄川,有水皆沮洳。
江亭稍清浅,大与山阴殊。
春冰虽已泮,才没葭中莩。
诸子歌沧浪,而我和于于。
平生江海心,忽在弦诵馀。
何时从坡公,南溪侣禽鱼。
禊事南海游,邈然谢士夫。
独与二三子,清明陟城隅。
含荑见高柳,刺水生新蒲。
东风玄鸟来,万象咸昭苏。
昔贤当此时,风咏怀舞雩。
一鬯浩荡机,用祓旧染污。
京城无澄川,有水皆沮洳。
江亭稍清浅,大与山阴殊。
春冰虽已泮,才没葭中莩。
诸子歌沧浪,而我和于于。
平生江海心,忽在弦诵馀。
何时从坡公,南溪侣禽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节在清明时节与友人游览南海的情景。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如同古代贤士般,独自或与少数同伴攀登城楼,欣赏着高高的柳树和新生的菖蒲。春风中,飞鸟翩然而至,万物复苏,唤起了诗人对古代贤者在风中吟咏、舞蹈的联想。
他们来到江亭,这里的水色比京城的淤塞之地清澈许多,与山阴的景色大相径庭。尽管春冰已经融化,但仍有薄冰覆盖水面,芦苇丛中尚有残冰。朋友们在江边唱起《沧浪歌》,诗人也随声附和,心中那份向往江海的隐逸之情,在诵读中得到了抒发。
诗人表达了对与坡公(苏轼)那样的文人雅士一同泛舟溪边,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清明踏青为背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人文和谐的心境。
那堪回首望金微,路断龙堆鹤语稀。
兔魄蚀云还有影,霜威侵树竟无枝。
吟残白雪疑难老,葬得青山不当归。
我亦雄心近消歇,空为儿女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