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岩龛擘玉莲,杨枝数点走江烟。
明垂石乳奔空下,暗引云梯入户连。
夜半鸟归双翮壮,六时龙护一珠悬。
每逢过此霜频重,绿鬓虚侵又一年。
大士岩龛擘玉莲,杨枝数点走江烟。
明垂石乳奔空下,暗引云梯入户连。
夜半鸟归双翮壮,六时龙护一珠悬。
每逢过此霜频重,绿鬓虚侵又一年。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岩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首句“大士岩龛擘玉莲”,以“大士”指称观音,岩龛中仿佛裂开了一朵玉莲,既形象地描绘了观音岩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观音的神圣与超凡脱俗。次句“杨枝数点走江烟”,通过“杨枝”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观音岩周围江面烟雾缭绕的景象,仿佛观音的法力在空气中流转。
接着,“明垂石乳奔空下,暗引云梯入户连”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观音岩的神奇与壮观。石乳如瀑布般从岩壁垂下,直冲云霄;而云梯则似乎与岩洞相连,隐秘而神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含了佛教中关于修行与悟道的意象。
“夜半鸟归双翮壮,六时龙护一珠悬”则将时间与自然现象结合,夜晚时分,鸟儿归巢,翅膀显得更加有力,象征着生命的回归与力量的积蓄;而六时(即佛教中的六时吉祥)之时,龙守护着一颗明珠,既体现了佛教中的护法神龙,也寓意着智慧与光明的守护。
最后,“每逢过此霜频重,绿鬓虚侵又一年”表达了诗人对观音岩的频繁造访与深深眷恋。每到此处,霜重霜轻,岁月流逝,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但对观音岩的敬仰与喜爱却始终如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观音岩的自然之美与精神之深邃,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信仰的深刻思考。
孟冬滞寒雨,弭棹苍江隈。
湓流忽雷呴,圆渊若云回。
水落沙渚出,气肃霜柯摧。
虎牙嵥竖起,荆门阙竦开。
溟濛远岩失,泐嵼曾厓颓。
兹水不可厉,兹山讵能排。
巴梁藉紟带,荆郢冯崔巍。
在德信作固,逆理翻为灾。
田戎与任满,覆车使人哀。
铁䨑亦易断,浮桥已成灰。
桓桓岑吴功,画像悬云台。
清时外户辟,岛夷重译来。
市舶恣径复,津吏不顾猜。
空潬隐战舰,古辟夷草莱。
军府辍右盼,羁旅徒心痗。短歌苦促迫,闻者姑裴。
窃比《剑阁铭》,愧非孟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