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葵轩总戎北行》
《送张葵轩总戎北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二十年来许国身,腰间玉剑少烟尘。

一官乍罢无新业,万里秋行有故人。

共我同堂参佛祖,怀君一路及冬春。

圣朝颇牧今尤重,会见纶音下紫宸。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为友人张葵轩北行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从政生涯的感慨与祝福。

首联“二十年来许国身,腰间玉剑少烟尘”描绘了友人从政二十载,忠诚报国,虽身处官场却能保持清廉,不染尘埃的形象。玉剑象征其高尚品德和坚定意志。

颔联“一官乍罢无新业,万里秋行有故人”则写出了友人卸任后,虽无新职可谋,但仍有老友相伴,共同面对未来的旅程。万里秋行,既指友人远行,也暗喻人生旅途的漫长与不易。

颈联“共我同堂参佛祖,怀君一路及冬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曾一同在庙堂之上探讨佛法,彼此心灵相通,即使分别,也如同一路同行,无论春夏秋冬,友情永存。

尾联“圣朝颇牧今尤重,会见纶音下紫宸”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希望在新的朝廷中,友人能够再次受到重视,期待友人能接到圣旨,回到朝廷,继续为国家效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从政生涯的赞美,也有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的共同关怀。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阮郎归·其一梨花

冰肌玉骨淡裳衣。素云生翠枝。一生不晓谪仙诗。

雪香应自知。微雨后,禁烟时。洗妆君莫迟。

东风不解惜妍姿。吹成蝴蝶飞。

(0)

铜雀砚

老瞒智计笼天下,歌舞未终铜雀夜。

可怜用破一生心,不及当时台上瓦。

屑金作瓦费精神,那知身后旋成尘。

流传千百仅一二,付与所不知何人。

快阁仙人谀墓得,品题更费东坡墨。

研磨辛苦政未休,怜尔何年返真宅。

摩挲岁月白发生,建安七子俱彫零。

安得春醪三万斛,醉来快写短歌行。

(0)

倦极

倦极得凉意自适,芒席何必殊桃笙。

啼鸟一声扇堕地,我睡已足非渠惊。

(0)

入分宜界

上岭或如兴,下岭复如拜。

是程多泥涂,拄杖端足赖。

脱屦去泥淖,停车观水械。

偶然得一笑,更以苦为快。

田水终夜鸣,江浪怒澎湃。

听之不能睡,摩足了诗债。

(0)

山中即景四首·其四冬

茅屋冻将压,柴门寒自拴。

掘炉煨芋栗,呵笔写诗篇。

策杖深山里,寻梅古洞边。

谁知居士乐,翻受俗人怜。

(0)

满江红.牡丹和梁质夫

倾国精神,娇无力、亭亭向谁。

还知否,羞沈月姊,妒杀风姨。

满地胭脂春欲老,平池翡翠水新肥。

祗花王、富贵占韶光,真绝奇。香暗动,人未知。

翻玉拍,度金衣。任轻红殷紫,对景偏宜。

闻道洛阳夸此地,因思京国太平时。

向沈香亭北按新词,乘醉归。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