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精神,娇无力、亭亭向谁。
还知否,羞沈月姊,妒杀风姨。
满地胭脂春欲老,平池翡翠水新肥。
祗花王、富贵占韶光,真绝奇。香暗动,人未知。
翻玉拍,度金衣。任轻红殷紫,对景偏宜。
闻道洛阳夸此地,因思京国太平时。
向沈香亭北按新词,乘醉归。
倾国精神,娇无力、亭亭向谁。
还知否,羞沈月姊,妒杀风姨。
满地胭脂春欲老,平池翡翠水新肥。
祗花王、富贵占韶光,真绝奇。香暗动,人未知。
翻玉拍,度金衣。任轻红殷紫,对景偏宜。
闻道洛阳夸此地,因思京国太平时。
向沈香亭北按新词,乘醉归。
这首宋词《满江红·牡丹和梁质夫》是赵以夫所作,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倾国倾城的风采以及独特的韵味。"倾国精神,娇无力、亭亭向谁",诗人以拟人手法赞美牡丹的娇媚与孤独,仿佛在问她向着何人展示她的美丽。接下来的"羞沈月姊,妒杀风姨",将牡丹比作羞涩胜过月神嫦娥,嫉妒胜过风神的女性形象,生动刻画了牡丹的魅力。
"满地胭脂春欲老,平池翡翠水新肥",通过比喻,形容牡丹花瓣如胭脂般鲜艳,春天的气息即将消逝,而池塘中的水因牡丹的映照显得更加丰盈。"祗花王、富贵占韶光,真绝奇",牡丹被尊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和美好时光,诗人认为其独一无二。
下片转向牡丹的香气和音乐相伴的场景,"香暗动,人未知",暗示牡丹的香气悄然弥漫,引人陶醉。"翻玉拍,度金衣",可能是形容牡丹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华丽的舞者。"任轻红殷紫,对景偏宜",进一步强调牡丹无论何种颜色都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
最后,诗人联想到洛阳牡丹的盛名,以及京都太平盛世的美好,想象自己在沈香亭北欣赏牡丹并创作新词,酒醉而归,流露出对繁华景象的向往和享受。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充分展现了牡丹的美和诗人的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