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雀砚》
《铜雀砚》全文
宋 / 赵文   形式: 古风

老瞒智计笼天下,歌舞未终铜雀夜。

可怜用破一生心,不及当时台上瓦。

屑金作瓦费精神,那知身后旋成尘。

流传千百仅一二,付与所不知何人。

快阁仙人谀墓得,品题更费东坡墨。

研磨辛苦政未休,怜尔何年返真宅。

摩挲岁月白发生,建安七子俱彫零。

安得春醪三万斛,醉来快写短歌行。

(0)
注释
笼天下:掌控天下。
铜雀夜:铜雀台的夜晚,代指曹操的陵墓。
一生心:曹操一生的辛劳和智慧。
台上瓦:比喻舞台上的瓦片,暗示平凡事物的价值。
屑金作瓦:用黄金制作瓦片,形容奢华。
身后旋成尘:死后一切化为尘土。
流传千百:流传下来的作品。
快阁:地名,指黄庭坚的居所。
仙人:赞美诗人的溢美之词。
东坡墨:苏轼的墨迹,代指赞美诗。
研磨辛苦:形容创作的艰辛。
真宅:真实的居所,指归隐之处。
摩挲:抚摸。
建安七子:汉末文学团体,包括曹操的儿子曹丕等。
春醪:美酒。
短歌行:曹操的代表作之一,此处指诗作。
翻译
曹操的智谋笼罩了整个天下,歌舞还在继续,铜雀台的夜晚却已来临。
可惜他一生的心血都为此耗尽,却比不上舞台上的瓦片更有价值。
他曾用黄金制作瓦片,耗费大量精力,却不知这些最终会化为尘土。
流传下来的只有少数,被交付给那些未知的人。
在快阁,仙人般的诗人赞美他的墓地,品评更是耗费了苏东坡的笔墨。
研磨墨水的过程艰辛不断,何时你才能回到真实的居所呢?
抚摸着岁月,白发丛生,建安七子也都已凋零。
如何能得到三万斛美酒,让我醉后痛快地写下《短歌行》。
鉴赏

这首诗名为《铜雀砚》,作者赵文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人。诗中通过"老瞒智计笼天下",暗指曹操的雄才大略和权谋,而"歌舞未终铜雀夜"则描绘了他晚年沉迷于享乐,尤其是对铜雀台的奢华生活的描绘。接下来,诗人感慨曹操一生的心血被铜雀台的华丽瓦砾所消耗,暗示其功业转瞬即逝。

"屑金作瓦费精神,那知身后旋成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常,即使是贵重如金的财富,死后也不过化为尘土。"流传千百仅一二,付与所不知何人"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深沉思考,这些珍贵之物最终落入了不知名者之手。

"快阁仙人谀墓得,品题更费东坡墨"借快阁仙人的典故,讽刺了后人对曹操的评价,以及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也为之挥毫泼墨。"研磨辛苦政未休,怜尔何年返真宅"则表达了对曹操未能回归本真的哀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摩挲岁月白发生",感慨建安七子(包括曹操在内)的凋零,以及对能畅饮美酒、创作诗歌的渴望,以"安得春醪三万斛,醉来快写短歌行"收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艺术永恒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以历史人物为背景,寓言人生哲理,富有深意。

作者介绍

赵文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陈行之得之因震泽旧居辟小阁面列洞庭山客有名以尊经者江都仲某为长句以纪之

洞庭之野排千岩,陈子卷帘非爱山。

震泽之流清没底,陈子凭栏不观水。

杰阁横空一事无,终年传习唯父书。

乃翁平时束五传,绝人伟论惊诸儒。

至宝不受久埋没,近者私记刊吴都。

搢绅骈肩快先睹,一言价重百车渠。

正派源流要有自,二难秀发名家驹。

少小辛勤门户计,皇天有知子不孤。

于今三十五经立,亹亹雄辩来起予。

不但家法传群纪,经学当与心法俱。

溪山相对无浪语,宝此一编时卷舒。

自怜早岁已漂泊,乃翁邀我来僧庐。

于今埙篪弦诵地,当时从容谈笑馀。

契阔死生三十载,萍浮蓬转常崎岖。

子能箕裘万事足,其他得丧争锱铢。

凛凛清氛端可想,神游彷佛归来欤。

(0)

奉陪舅丈秘书彦平主簿兄游慧聚终日小饮上方待月再历妙峰诸胜处用前人韵得二诗是日尝微雨作·其二

迎宵山吐月,不受寸云吞。

看影筛林杪,移尊藉石根。

参差明梵刹,一二数烟村。

高处僧眠未,携筇试打门。

(0)

偶成

似是轮囷老蠹鱼,尚饶兰露入铜蜍。

诗亡正恐鲁无史,士贱岂容秦有书。

世味几时回橄榄,秋山随地著蘧庐。

多情樵客能相问,莫有馀閒赋子虚。

(0)

题四止庵·其一

团团青枫阴,绰绰万间屋。

下有避俗翁,扫石叠两足。

(0)

山居杂兴·其三

村落兵戈后,江湖几杖前。

索居兼屏燕,幽梦反宜蝉。

茅舍分炊火,苔砖出酿泉。

家贫思辟谷,非是博长年。

(0)

玉楼春·其九

台门瑞霭光阴动。人语鼓声沈汹汹。

观风堂迥暗香飘,卷雨楼前寒翠拥。

锋车促入承天宠。丹诏衔来须彩凤。

五丝宫线日边长,看补岩廊龙衮缝。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