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奚山道中》
《奚山道中》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山路萦回极险难,才经深涧又高原。

顺风冲激还吹面,滟水坚凝几败辕。

岩下有时逢虎迹,马前频听异华言。

使行劳苦诚无惮,所喜殊方识汉恩。

(0)
翻译
山路曲折艰险无比,刚刚穿越深谷又面临高原。
顺风猛烈吹来,直扑面颊,湍急的水流坚固凝重,多次冲击车辕。
偶尔在岩石下发现老虎的踪迹,前行时常听见奇异的语言。
虽然旅途艰辛劳苦,我毫无畏惧,更欣喜的是在远方也能感受到汉朝的恩德。
注释
萦回:曲折盘旋。
深涧:深深的山谷。
高原:地势较高的地方。
冲激:猛烈冲击。
滟水:形容水波荡漾或水势汹涌。
败辕:损坏的车辕,比喻遭受严重冲击。
虎迹:老虎留下的痕迹。
异华言:奇异的语言,可能指非汉人的语言。
使行:使者出行。
殊方:远方,异域。
汉恩:汉朝的恩惠,这里可能指朝廷的恩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颂在崎岖险峻的奚山道中的艰难行程。首句"山路萦回极险难"形象地展现了道路的蜿蜒曲折和艰险,暗示了旅途的不易。接着的"才经深涧又高原"进一步强调了地形的变换,从山谷陡坡到高原平地,变化莫测。

"顺风冲激还吹面,滟水坚凝几败辕"两句通过描绘风力之大和水流之急,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行进中的困难,如风的冲击和险恶的激流几乎让车辕倾覆。

"岩下有时逢虎迹,马前频听异华言"则通过偶遇猛兽和听到异域方言,增添了旅途的神秘感和未知性,也反映出诗人对异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

最后两句"使行劳苦诚无惮,所喜殊方识汉恩"表达了诗人尽管路途艰辛,但并不畏惧,反而因为能亲身经历和感受到朝廷的恩泽而感到欣慰。这体现了诗人的坚韧与忠诚,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感。整体上,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西溪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深。

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侵。

俗藉渔为业,园饶笋作林。

民风爱淳朴,不厌一登临。

(0)

答诗

梨花寂寂斗婵娟,银汉斜临绣户前。

自爱焚香消永夜,从来无事诉青天。

(0)

别义门

平生无别念,念念只麟溪。

生则长相思,死当复来归。

(0)

溪声

结庐何日住深山,竹月松风相对闲。

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0)

钱宗伯牧斋

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后与谁传。

凭裀引烛烧残话,嘱笔完文抵债钱。

红豆俄飘迷月路,美人欲绝指筝弦。

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0)

四野农歌

烟雨冥蒙昼景昏,农歌四野竞纷纷。

东村群唱西村和,南陇余音北陇闻。

麦秀新腔良有节,竹枝遗调本无文。

不知帝力吾何有,击壤声中又夕曛。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