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远山围宅,城孤市绕村。
菰蒲侵草阁,鸥鹭到柴门。
野雾峰全暝,湖烟渚半昏。
坐怜渔父过,随意倒芳樽。
地远山围宅,城孤市绕村。
菰蒲侵草阁,鸥鹭到柴门。
野雾峰全暝,湖烟渚半昏。
坐怜渔父过,随意倒芳樽。
这首明代诗人孙宜的《湖上杂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偏远的乡村景象。首句“地远山围宅”展现了湖边居所被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接着,“城孤市绕村”进一步强调了村庄的孤立与市集的简朴,透露出一种田园生活的恬静。
“菰蒲侵草阁,鸥鹭到柴门”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写出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画面:水生植物菰蒲蔓延至草阁,鸥鹭甚至飞到了简陋的柴门前,显示出这里生态环境的优美和人与自然的亲近。
“野雾峰全暝,湖烟渚半昏”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山峰在雾气中朦胧,湖面上的雾气弥漫,黄昏的光线使得远处的渚洲显得半明半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坐怜渔父过,随意倒芳樽”表达了诗人对渔夫悠然生活的羡慕,他愿意随性地邀请渔父共享美酒,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渔夫生活方式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湖畔乡村的日常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楚江边。旧苔痕玉座,灵迹自何年?
香冷虚坛,尘生宝靥,千秋难释烦冤。
指芳丛、飘残清泪,为一生、颜色误蝉娟。
恩怨前期,兴亡闲梦,回首凄然。似此伤心能几?
叹诗人一例,轻薄流传。
雨飒云昏,无言有恨,凭栏罢鼓神弦。
更休题、章台何处,伴湘波、花木暗啼鹃。
惆怅明珠翠羽,断础荒烟。
怕东风,惹人肠断,瘦红肥绿时节。
小楼昔日凝妆处,纵有花枝谁折。眉儿撮。
空记取、垂杨院落朦胧月。
香残粉减,剩壁上莺笺,奁中凤翠,幽恨恁消歇。
十年事,梁燕至今能说。繁弦听罢凄绝。
明妃偏向燕支嫁,天把红颜埋没。
魂恍惚,似诉尽、当初花底轻离别。画图频揭。
怅弱影亭亭,竟随春去,杜宇为啼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