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滴芭蕉。艳冷香消。柳枝难比旧时腰。
秋意早知人意改,做出萧条。书帙也须抛。
锦字谁挑。便逢花月转无聊。
记得春来如中酒,不自今朝。
疏雨滴芭蕉。艳冷香消。柳枝难比旧时腰。
秋意早知人意改,做出萧条。书帙也须抛。
锦字谁挑。便逢花月转无聊。
记得春来如中酒,不自今朝。
这首《浪淘沙·闺情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曹亮武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日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孤独寂寞生活的感慨。
“疏雨滴芭蕉”,开篇以轻柔的秋雨敲打芭蕉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芭蕉叶上的雨滴,仿佛是时间的痕迹,轻轻触碰着读者的心弦。
“艳冷香消”一句,将季节的转变与情感的冷却巧妙结合,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冷寂与情感的消逝。曾经的热烈与芬芳,如今只剩下孤寂与冷清。
“柳枝难比旧时腰”,以柳枝的柔弱与女子的身姿相比较,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柳枝虽美,却无法与昔日女子的曼妙身姿相媲美,暗含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秋意早知人意改,做出萧条”,点明了季节的更迭预示着人心的改变,使得整个环境显得萧瑟凄凉。秋风秋雨,不仅带来了自然界的凋零,也象征着情感世界的荒芜。
“书帙也须抛”,书卷被抛置一旁,暗示了女子不再有心阅读,或是对知识的追求失去了兴趣,反映出她内心深处的空虚与迷茫。
“锦字谁挑”,“锦字”常用来比喻情书或情意深长的信件,此处问“谁挑”,既是对无人分享情感的无奈,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无人能解其中深意,只有自己独自品味。
“便逢花月转无聊”,即使在花好月圆之时,女子也感到无趣与空虚,说明她的内心世界已经与外界的美好格格不入。
“记得春来如中酒,不自今朝”,结尾处,女子回忆起春天的醉人美景,仿佛那是一场醉酒后的梦,如今却只能独自面对现实的冷漠与孤独。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力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女子在秋日里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是清代闺情词中的佳作。
王土平平。正海息波澜,岳敛云烟。
三景虚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诸天。
有流霞洞焕,映黍珠、徐下空玄。绝形言。
见千真拱极,万气朝元。
当时鹤鸣夜半,感真符宝篆,特地清传。
碧湛龙文,红凝龟篆,绛衣舞鬣蹁跹。
计功成果就,无真教、郭景飞仙。已千年。
亘灯灯续焰,光朗无边。
盛德元勋绝等伦,麟符虎节冠宗臣。
灵椿上古身千载,一柱明堂力万钧。
伐叛豹韬威尚凛,刊名金鼎铸来新。
风谣四海占贤相,笑咏山川是主人。
万里山河供气概,九秋雕鹗入精神。
光华稷契无穷誉,强健乔松不老身。
坐锁熊罴瞻绣衮,燕居松鹤伴纶巾。
只应便是神仙事,方丈蓬莱却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