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尽有长生药,自是愚迷枉摆抛。
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
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鶠争知有凤巢。
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
人人尽有长生药,自是愚迷枉摆抛。
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
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鶠争知有凤巢。
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探讨了人生的智慧与迷茫、自然与修炼之间的关系。开篇“人人尽有长生药”一句,暗示每个人都拥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但紧接着“自是愚迷枉摆抛”指出人们在追求中往往陷入了自己的迷茫和误解。
接下来的“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描绘了一幅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图景,其中“甘露”象征着美好和纯洁的东西,“黄芽”则代表了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认同和尊重。
以下两句“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鶠争知有凤巢”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人们对于高远目标的追求往往是盲目的。井蛙因其狭小的视野而无法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篱鸡则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争斗,不知道外面有着宏伟的蓝天。
最后,“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表达了一种豁达与顺应自然的心态。诗人认为,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们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完美,无需过多人为的干预和修炼。
总体来说,这首诗倡导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愿望时,不应陷入盲目的迷茫,而应当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之道。
中河之水来青齐,漕储浮送输京师。
春常苦弱夏苦壮,节宣有道贵合宜。
去岁霖雨成异涨,六塘达海疏泄迟。
河臣束手窘无策,遂致蚁穴穿长堤。
哀哉吾民罹水患,庐舍漂荡田淤泥。
蠲租赈粟纵不惜,岂如乐业免溺饥。
茭楗并力亟堵筑,宣房速就颇得之。
设堤本以禦民患,不免冲决患益滋。
补偏救弊赖无隐,博施膏泽何稽时,临堤东望增吁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