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藕》
《踏藕》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

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

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

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ǒu
sòng / zhé

chūnliǔhuáng宿ǒudòngyóujiāng

fānzhǎolóngshédòngchēngchuánjiǎocháng

qīngquáncàn齿chǐsuìbīngshuāng

使shǐxīnshāojìnyánfēngcuìgàiliáng

注释
春湖:春天的湖泊。
柳色:柳树的绿色。
宿藕:冬天留下的藕。
冻犹僵:依然像冰一样僵硬。
翻沼:湖水翻腾。
龙蛇:比喻湖水的波纹。
牙角: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棒。
清泉:清澈的泉水。
泥滓:淤泥。
粲齿:形容冰块晶莹。
碎冰霜:破碎的冰块。
新梢:新长出的嫩枝。
炎风:炎热的风。
翠盖:翠绿的树冠。
翻译
春天湖边柳叶泛黄,冬日残藕还似冰冻般硬朗。
湖水波动如龙蛇翻腾,撑船的篙竿显得特别长。
清澈泉水冲刷淤泥,牙齿般尖锐的冰块被撞碎。
别让新芽全部凋零,炎炎夏日里它们能带来清凉的绿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踏藕》,描绘了春天湖边的景象。首句“春湖柳色黄”写出了早春时节湖畔柳树泛黄的清新景色,暗示了生机盎然的气息。次句“宿藕冻犹僵”则点出冬末春初湖中藕茎仍受冰雪影响,显得坚韧而未完全解冻。

“翻沼龙蛇动”运用比喻,将湖面的波动比作龙蛇起舞,生动展现了水波荡漾的动态美。接下来,“撑船牙角长”描绘了船夫撑船时,船桨前端如牙齿般尖锐,与前文的冰雪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质感。

“清泉浴泥滓”形象地写出藕在清澈泉水中清洗污垢的过程,暗示了生命力的复苏。“粲齿碎冰霜”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以牙齿碎冰的力度象征藕破冰而出的坚韧力量。

最后两句“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表达了诗人对新生事物的呵护和期待,希望不要让新发的荷叶过早凋零,以便在炎热的夏季提供一片清凉的绿荫。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苏辙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虎丘寺

突兀僧房倚翠微,金精幻虎霸图非。

琼田万顷山如涌,铁壁千寻泉自飞。

堂在经声通老石,楼开塔影落秋衣。

千年幽独嗟谁氏,断刻苔深带夕晖。

(0)

和陈湜赠希社师

瘦靠阑干搭梵襟,绿荷阶面雨花深。

迢迢海寺浮杯兴,杳杳秋空放鹤心。

斋磬冷摇松吹杂,定灯孤坐竹风侵。

锵然更有金书偈,祇许龙神听静吟。

(0)

伤朱寺丞

妻女飘零五岭头,为君南望涕横流。

浮荣暂得衣朱绂,远宦寻闻丧白州。

天与声名还自折,瘴侵编什有谁收。

朝中交旧知多少,应惜无儿似邓攸。

(0)

小圃春日

岸帻倚微风,柴篱春色中。

草长团粉蝶,林暖坠青虫。

载酒为谁子,移花独乃翁。

于陵偕隐事,清尚未相同。

(0)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其一

杯渡当过白鹭滩,石城春气尚微寒。

公台谒罢如乘兴,试访南朝事迹看。

(0)

登张知省溪楼·其二

雁横霜渚水痕收,檐外微云去复留。

多谢西风解人意,尽驱爽气入溪楼。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