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湜赠希社师》
《和陈湜赠希社师》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瘦靠阑干搭梵襟,绿荷阶面雨花深。

迢迢海寺浮杯兴,杳杳秋空放鹤心。

斋磬冷摇松吹杂,定灯孤坐竹风侵。

锵然更有金书偈,祇许龙神听静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shízèngshèshī
sòng / lín

shòukàolángānfànjīn绿jiēmiànhuāshēn

tiáotiáohǎibēixīngyǎoyǎoqiūkōngfàngxīn

zhāiqìnglěngyáosōngchuīdìngdēngzuòzhúfēngqīn

qiāngrángèngyǒujīnshūlóngshéntīngjìngyín

注释
阑干:栏杆。
梵襟:僧衣。
迢迢:遥远。
杳杳:渺茫。
斋磬:斋堂中的磬。
定灯:禅定时的灯。
锵然:清脆的声音。
金书偈:刻有佛经的金书。
翻译
瘦弱的身影倚着栏杆,披着僧衣,绿荷台阶上雨滴晶莹。
远方的海寺中,乘舟畅饮的兴致油然而生,秋天的高空中,我放飞了心中的白鹤。
斋堂中的磬声在冷风中摇曳,伴着松涛,独自坐着,竹叶间的风也侵入了禅定。
忽然响起金书的佛经诵读声,只有龙神能静静地聆听这梵音吟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和陈湜赠希社师》,描绘了一幅僧人生活的静谧画面。首句“瘦靠阑干搭梵襟”,写出了僧人倚着栏杆,身姿清瘦,身披僧袍的场景,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绿荷阶面雨花深"则描绘了室外环境,雨打绿荷,水珠点点,显得禅意盎然。

接下来的两句“迢迢海寺浮杯兴,杳杳秋空放鹤心”进一步展现了僧人的生活情趣,想象他身处海寺,品茗赏景,或是放飞白鹤,寄托自由自在的心灵。"斋磬冷摇松吹杂,定灯孤坐竹风侵"描绘了僧人在斋堂独坐,只有磬声与松风相伴,竹叶随风轻摇,营造出一种清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锵然更有金书偈,祇许龙神听静吟”表达了僧人诵读佛经的庄重与神秘,只有龙神才能静静地聆听他的深沉吟咏,体现了僧人与自然、神明的和谐共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僧人形象,展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禅宗修行的独特意境。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九日风雨作

风雨淹重九,幽人得自娱。

东篱花罢采,下若酒停沽。

已免题糕字,真成泼墨图。

登高何处望,新涨满江湖。

(0)

简吴生

自诵梅花人日诗,五旬不见但相思。

一春多雨愁无麦,二月输官定卖丝。

行药桥边逢客返,著书窗下少人知。

近传孺子司村社,想见粗豪割肉时。

(0)

过顾茂长丹室

记否髫年君已翁,不堪华鬓又君同。

交从意气由来淡,老共披离不厌浓。

正好破除杯酒内,几番感咤百年中。

荒芜留得琴书在,莫爱追随河上公。

(0)

丹徒道上有感

绿绮青萍泛水涯,瀼瀼零露改苍葭。

秋原禾黍閒犁犊,古陌松杉噪暝鸦。

断井荒碑何代事,寒烟野草几人家。

十年旧恨浑如梦,拾穗行歌尽可嗟。

(0)

隋堤怀古·其三

廿四桥边飏酒旗,玉钩斜上草离离。

风吹一阵梨花雨,又是江南寒食时。

(0)

隋堤怀古·其二

䢴沟新碧晚涛平,杨柳曾遮殿脚行。

谁道雷塘歌吹歇,月明重按玉箫声。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