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其二》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那堪回首望金微,路断龙堆鹤语稀。

兔魄蚀云还有影,霜威侵树竟无枝。

吟残白雪疑难老,葬得青山不当归。

我亦雄心近消歇,空为儿女泪沾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孤寂的边塞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首联“那堪回首望金微,路断龙堆鹤语稀”,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孤独的氛围。金微山遥不可及,路途断绝,只有稀疏的鹤声回荡在空旷的龙堆之上,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凄凉与寂寞。

颔联“兔魄蚀云还有影,霜威侵树竟无枝”,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萧瑟。月光下的云层被兔魄侵蚀,虽有阴影留存,却也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消逝。霜气侵袭树木,使得枝叶凋零,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界的生命力在严酷环境中的衰败。

颈联“吟残白雪疑难老,葬得青山不当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吟唱着白雪覆盖的寒冷,似乎在质疑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而将青山作为归宿,却感叹不应如此离去,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与对故土的眷恋。

尾联“我亦雄心近消歇,空为儿女泪沾衣”,诗人自述,即使曾经拥有过雄心壮志,如今也渐渐消散,只能徒留对子女的思念与泪水。这一句不仅揭示了个人命运的无奈,也反映了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自然环境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深意。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北溪耕读卷

卜筑清溪上,衡门枕稻区。

桑麻深绕屋,烟水绿平渠。

倚杖歌黄鹄,呼儿具小车。

石林堪晚对,随意阅残书。

(0)

和张阳峰山行诗五首·其一五佛寺

雅爱名山胜,春游惜未曾。

幽怀渺何已,倦足尚堪登。

欲问无生偈,还寻出世僧。

风尘出汩没,秪益病颜增。

(0)

朝天宫习仪和甘司空几山韵三首·其三

琳宇千官集,新春万象苏。

尧廷闻华祝,汉室陋嵩呼。

电绕开昌运,龙飞恊瑞图。

圣明求治切,虚臆伫嘉谟。

(0)

南归会金陵李栗斋同行夜雨栗斋邀饮舟中·其三

夜阒江声迥,雨深风色寒。

不禁归思切,翻念仆夫单。

末路增长叹,间情渺大观。

小山幽兴在,露满桂花团。

(0)

会饮吴石湖精舍次前韵四首·其二

水竹王维宅,烟花老杜居。

寻芳穿曲径,浥赏憩清渠。

草软飞蝴蝶,萍开跳白鱼。

百年多暇景,幽兴莫教虚。

(0)

抵家杂诗四首·其二

跋涉巳云毕,低回不自禁。

更因归日喜,还忆去时心。

毫末真无补,高深实有临。

老亲多慰藉,添得二毛侵。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