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从仲父,三年在河内。
春游丹水上,花木弄粉黛。
人誇走马来,尽眼看没背。
薄暮半醉归,插花红簇队。
使君今少年,时往劝耕耒。
安行过树下,野杏正破颣。
何不学山公,酩酊还倒载。
令人知使君,心胆不琐碎。
切莫惩妇翁,慷慨临并代。
一朝由谤谪,虽去民苦爱。
实计幸不幸,岂较进与退。
因书寄此怀,绳墨老且悔。
昔我从仲父,三年在河内。
春游丹水上,花木弄粉黛。
人誇走马来,尽眼看没背。
薄暮半醉归,插花红簇队。
使君今少年,时往劝耕耒。
安行过树下,野杏正破颣。
何不学山公,酩酊还倒载。
令人知使君,心胆不琐碎。
切莫惩妇翁,慷慨临并代。
一朝由谤谪,虽去民苦爱。
实计幸不幸,岂较进与退。
因书寄此怀,绳墨老且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寄怀刘使君》,通过对刘使君年轻有为、热爱田园生活以及洒脱不拘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寄寓了对仕途沉浮的感慨。首句“昔我从仲父,三年在河内”回忆了与刘使君共事的经历,接着通过“春游丹水上,花木弄粉黛”展现了河内的美景和使君的闲适生活。诗人赞赏刘使君策马游春的风采,“人誇走马来,尽眼看没背”,形象生动。
“薄暮半醉归,插花红簇队”描绘了使君归家的欢乐场景,显示出他的豪放不羁。接下来,诗人以山公自比,建议刘使君不妨像山公那样率性而为,不必过于忧虑仕途得失。“令人知使君,心胆不琐碎”表达了对刘使君豁达胸怀的肯定。最后,诗人以自身的经历告诫,即使遭遇贬谪,只要心中有百姓,便是值得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仕途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刘使君的生活画面,传达出对友人的钦佩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旧峰前昨下来时,白石丛丛间紫薇。
章句不堪歌有道,溪山只合退无机。
云含暧态晴犹在,鹤养闲神昼不飞。
欲去更思过丈室,二年频此揖清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