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州道中》
《夏州道中》全文
唐 / 许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

堡迥烽相见,河移浪旋生。

无蝉嘶折柳,有寇似防兵。

不耐饥寒迫,终谁至此行。

(0)
翻译
辽阔的沙漠无边无际,离赫连古城越来越远。
远处的堡垒与烽火相望,河流改道波浪随之而生。
没有蝉在枯柳上嘶鸣,敌人却像防备的士兵一样出没。
无法忍受饥饿与寒冷的逼迫,到底是谁会来到这荒凉之地呢?
注释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沙漠:沙质荒漠,缺水干燥的地带。
广:宽阔,广大。
渐远:逐渐远离。
赫连城:古代城池名,这里泛指远方的城池。
堡迥:远处的堡垒,堡为防御工事,迥指遥远。
烽相见:烽火台相互可见,古代用于传递军情。
河移:河流改道或流动变化。
浪旋生:波浪随即产生,旋即立刻的意思。
无蝉:没有蝉的存在。
嘶:嘶叫,这里指蝉的叫声。
折柳:枯萎或被风折断的柳树,也喻离别。
有寇:有敌人,寇指侵扰者或盗贼。
似防兵:好像在防备的士兵。
不耐:无法忍受。
饥寒迫:饥饿和寒冷的紧迫威胁。
终谁:最终谁。
至:到达。
此行:到这个地方的行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荒凉的画面。开篇“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两句,通过对沙漠辽阔和古城遗址的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带的荒凉与遥远。"堡迥烽相见,河移浪旋生"则透露出这片土地长期战争的痕迹,以及自然环境的变迁。

“无蝉嘶折柳,有寇似防兵”两句中,“无蝉”表明这里荒凉到连夏虫也不再存在,而“有寇似防兵”则暗示着边疆不稳定的军事状态,敌人可能随时侵扰。

最后,“不耐饥寒迫,终谁至此行”表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上士兵饱受饥饿、寒冷之苦的同情,也反映出战乱频仍,人们不得已来到这里生活的情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战争氛围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孤寂。

作者介绍

许棠
朝代:唐   字:文化

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猜你喜欢

塞笛

孤笛起寒洲,传声到暝楼。

吹人元不怨,听者自生愁。

万里家何所,三年戍未休。

此时霜月下,白却少年头。

(0)

赓李筼房韵

故国频关梦,春深一到来。

却因风景异,便棹雨舟回。

其可忘诸夏,真堪赋七哀。

天居曾入处,满目是寒苔。

(0)

息影

息影尘埃表,安心静默间。

若为消白日,长是对青山。

流水欲穷处,野猿相与还。

孤云时起灭,未必似余閒。

(0)

候禽

候禽来报我,春已到园林。

冻解通泉脉,风和动草心。

由来增齿腊,翻是促光阴。

其可陪人事,衰迟已不任。

(0)

孤踪

孤踪不择地,陵上即安陵。

聊自存吾道,其他无异能。

禅衣皆芰制,斋钵但藜蒸。

更喜交游绝,閒房冷似冰。

(0)

偈颂五首·其五

夜明帘外,宝鉴台前。元无兼带,岂有偏圆。

古渡无人霜月冷,芦花风静鹭鸶眠。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