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汉森森万丈扶,一亭危瞰汨江隅。
幽深石壁涵清泚,崒嵂云山引翠芜。
变化阴晴诗作料,招呼豪杰酒为徒。
客来莫拟閒居赋,后有千年八阵图。
插汉森森万丈扶,一亭危瞰汨江隅。
幽深石壁涵清泚,崒嵂云山引翠芜。
变化阴晴诗作料,招呼豪杰酒为徒。
客来莫拟閒居赋,后有千年八阵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秀美而雄浑的自然景观,以"秀野亭"为中心,展现了其高耸入云的气势和周围环境的幽深与壮丽。"插汉森森万丈扶"一句,形象地刻画了亭子矗立于崇山峻岭之巅,仿佛直插云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一亭危瞰汨江隅"则点明了亭子的位置,它位于汨罗江畔,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接下来两句"幽深石壁涵清泚,崒嵂云山引翠芜",通过描绘石壁的清澈和云山的翠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仿佛在邀请人们沉醉其中。
诗人进一步强调,秀野亭的景色变化无穷,阴晴各异,正是创作诗歌的绝佳素材。同时,它也是豪杰相聚、畅饮的地方,体现了亭子的社交功能。最后,诗人劝告来访者,此处并非闲适的隐居之地,而是蕴含着千年历史底蕴,如同诸葛亮的八阵图般,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秀野亭为载体,融合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展现出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