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萝衣洞》
《萝衣洞》全文
宋 / 何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萝衣晴带护烟蓑,楚国狂夫尚作歌。

石影到溪千丈劲,藤痕入目八分多。

泉分小白山中雨,衣取云门寺顶荷。

洞口樵人谁语汝,茶过相遇更相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ódòng
sòng / dàn

luóqíngdàiyānsuōchǔguókuángshàngzuò

shíyǐngdàoqiānzhàngjìnténghénfēnshǎo

quánfēnxiǎobáishānzhōngyúnméndǐng

dòngkǒuqiáorénshuícháguòxiānggèngxiāngguò

翻译
穿着绿色衣服的人在晴天带着斗笠,像楚国的狂放之人还在吟唱着歌。
石头的倒影映在溪水中,显得格外清晰有力,藤蔓的痕迹进入眼帘,大约有八分之多。
泉水从小白山中汇聚而来,仿佛是山中的雨水,僧人的衣物取自云门寺顶尖的荷花。
洞口的樵夫,你向谁诉说?如果我们在品茶时相遇,就相互拜访吧。
注释
萝衣:绿色的衣服。
晴:晴朗的天气。
护烟蓑:斗笠。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狂夫:行为狂放的人。
石影:石头的倒影。
藤痕:藤蔓的痕迹。
泉分:泉水汇集。
小白山:指代某座山。
云门寺:寺庙名。
洞口樵人:山洞口的樵夫。
茶过:品茶之后。
更相过:相互拜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开篇“萝衣晴带护烟蓑,楚国狂夫尚作歌”两句,以美好的天气为背景,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也隐含着诗人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接下来的“石影到溪千丈劲,藤痕入目八分多”则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景象,强调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细腻。

中间两句“泉分小白山中雨,衣取云门寺顶荷”展示了诗人对于水源和植物生长环境的细致观察。其中,“泉分小白山中雨”表明泉水如同天降之雨,滋润着整个山谷;“衣取云门寺顶荷”则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艺术化表达,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创造。

最后两句“洞口樵夫谁语汝,茶过相遇更相过”则带有一定的哲理性。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描绘山中樵夫偶然相遇的情景,更是通过这种偶遇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一种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何澹

何澹
朝代:宋

何澹(1146~1219),字自然。南宋诗人,曾任兵部侍郎、右谏大夫等职。嘉定十二年十二月病卒,终年74岁。著有 《小山集》 ,收入 《永乐大典》 及现代唐圭璋编 《全宋词》。
猜你喜欢

昆明湖泛舟拟竹枝词·其一

冻解明湖漾绿波。新蒲回雁识春和。

六桥一带谁渲染,借得苏堤画意多。

(0)

题邹一桂五香图·其四兰

入卫风人咏,宜楚大夫滋。

即此足终古,宁惟芳四时。

(0)

题邹一桂五香图·其一桂

已艳刘安口,那论吴刚手。

似语同馨者,於秋独能守。

(0)

题瀛台木变石六韵

香扆前墀峙,棱棱胜国留。

莫稽来所自,难悟是何由。

风雨长林里,荆凡大海陬。

精华有独得,气味本相投。

宁介荣枯意,还辞斤斧修。

春明如续录,文献此堪求。

(0)

恭奉皇太后驻跸避暑山庄

山庄避暑建尧年,每至山庄暑已蠲。

却是秋来尚婪热,要知天佑为迟田。

率欣即景辄掞笔,可缓行蒐慢著鞭。

色养武绳莫非事,敢因游豫弛乾乾。

(0)

影湖楼

灵源蓄水拓池宽,灌输期资稼穑艰。

楼据湖心揽湖外,客惟舟往亦舟还。

会心表里神明镜,动影虚无窈窕间。

快雨更欣逢快霁,偷閒于此一开颜。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