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王提举》
《寄王提举》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地到偏方苦雪霜,苍生寒谷望春阳。

一麾使节来天上,万口行碑在路傍。

里役庄成民弛担,关征法简旅行粮。

祇今骑鹤扬州去,剩得新诗富锦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
sòng / mèngguì

dàopiānfāngxuěshuāngcāngshēnghánwàngchūnyáng

huī使shǐjiéláitiānshàngwànkǒuxíngbēizàibàng

zhuāngchéngmínchídānguānzhēngjiǎnxíngliáng

zhījīnyángzhōushèngxīnshījǐnnáng

注释
地:偏远的地方。
偏方:偏远地区。
苦雪霜:艰难困苦的生活。
苍生:百姓。
寒谷:寒冷贫瘠之地。
春阳:温暖的春天。
一麾使节:手持符节的官员。
天上:比喻高高在上或神圣。
万口行碑:无数人的赞美碑。
路傍:路边。
里役:乡村劳役。
庄成:庄稼丰收。
民弛担:百姓卸下肩上的重担。
关征:过关收税。
旅行粮:旅途所需的粮食。
祇今:现在。
骑鹤:传说中的仙人出行方式,象征高洁。
扬州:地名,这里指诗人所在地。
剩得:剩下。
新诗:新创作的诗歌。
富锦囊:形容诗才丰富。
翻译
身处偏远之地饱受风雪之苦,百姓期盼春天的阳光普照。
他手持符节仿佛从天而降,沿途无数人的赞美碑立于道路两侧。
乡村劳役完成,百姓卸下重担,过关时税法简化,旅途不再需太多粮食。
如今他已乘鹤离去,只留下满腹诗才和丰富的诗篇在扬州。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严寒的季节里,怀念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开篇“地到偏方苦雪霜”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传达出一种艰难和寂寞的情感。接着,“苍生寒谷望春阳”则表明诗人内心对于春天光与热的渴望。

然而,随后的“一麾使节来天上,万口行碑在路傍”,却转向了对官方使者和法令的描述,这些都是权力和规制的象征,与前两句构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

“里役庄成民弛担,关征法简旅行粮”几句,再次回到常人生活的场景中,展现了百姓在严格法律之下的艰苦生存状态。这里的“弛担”和“旅行粮”,象征着人民的辛勤劳作与生活的不易。

最后,“祇今骑鹤扬州去,剩得新诗富锦囊”则是诗人对自我的一种寄托。他幻想自己乘坐仙鹤,飞往遥远的地方,这既是对现实逃离的渴望,也是对于自由和艺术追求的一种表达。而“剩得新诗富锦囊”,意味着尽管身处艰难环境,但他依然保持着创作的热情与激情。

总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好、生活温暖以及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压抑和束缚。通过这种对比和渴望,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愿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杭桥道间二首·其一

屡起瞻云物,频成听雨声。

与忧明所历,咸谓晓当晴。

一水通高下,千山杂晦明。

逢人问前路,为报已堪行。

(0)

官池即事

偃薄虽兹驿,相羊赖此亭。

鸟飞微破縠,鱼动暗冲萍。

岂但忧怀惬,还能倦眼醒。

独馀春草梦,才尽不能灵。

(0)

怀公择且问讯成父

山雨戴溪云,茅檐昼不分。

林花应扫地,我友况离群。

数口饥寒累,三生翰墨勤。

因声问吾弟,几日定行云。

(0)

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其三

府谷我先契,诸公吾辈流。

悬知盍簪际,颇解忆人不。

蕙逐光风转,莺啼出谷幽。

因声烦为我,传写寄荆州。

(0)

早出

平明策蹇出,遇雨且归休。

树树花藏雾,田田水漫流。

徙居还客寓,败意阻春游。

赖有题诗兴,聊当一以酬。

(0)

示逸二首·其二

菊种初犹落,及今当梢滋。

晴多须灌溉,草蔓合耘治。

夏欲助茗碗,秋当浮酒卮。

落英如可拾,更得慰长饥。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