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寒溪彻底明,临流聊复濯吾缨。
风微静爱琉璃色,竹密遥闻环佩声。
漾月下摇金潋滟,涵虚不动镜澄泓。
自怜逐客难淹泊,不为溪山景太清。
脉脉寒溪彻底明,临流聊复濯吾缨。
风微静爱琉璃色,竹密遥闻环佩声。
漾月下摇金潋滟,涵虚不动镜澄泓。
自怜逐客难淹泊,不为溪山景太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溪水景象。诗人李纲以细腻的笔触,将小溪的清澈、静谧以及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脉脉寒溪彻底明”,以“脉脉”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溪水的柔和与深邃,仿佛溪水在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接着,“临流聊复濯吾缨”一句,诗人借自己临水洗帽的动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亲近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纯净与追求。
“风微静爱琉璃色,竹密遥闻环佩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微风轻拂,溪水呈现出琉璃般的色泽,竹林深处传来隐约的环佩声,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诗意的氛围。
“漾月下摇金潋滟,涵虚不动镜澄泓”则通过月光下的溪水波光粼粼、清澈如镜的景象,展现了小溪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的完美结合。月光下的溪水如同金子般闪耀,而“不动镜澄泓”则强调了水面的平静与清澈。
最后,“自怜逐客难淹泊,不为溪山景太清”两句,诗人借自怜之口,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感慨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尽管溪山景色过于清丽,但作为“逐客”的诗人却难以停留,或许暗含着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溪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微雨斑斑,晕湿海棠,渐觉燕脂红褪。
迟日短垣,娇怯和风,摇曳一成春困。
玉软酴酥,扶不起、晚妆慵整。愁恨。
对佳时媚景,可堪重省。
曾约小桃新燕,有蜂媒蝶使,为传芳信。
西蜀杜郎,东坡苏老,道也道应难尽。
一朵风流,雅称且、凤翘云鬓。相映。
眉拂黛、梅腮弄粉。
一夕盈千念,方知别者劳。
衰荣难会面,魂梦暂同袍。
片月临阶早,晴河度雁高。
应怜蒋生径,秋露满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