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高伯宗梁公实二比部祭陵庙》
《送高伯宗梁公实二比部祭陵庙》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祀典千年重,严趋二妙同。

马嘶川日堕,路转石林通。

旌旆晴光外,山陵王气中。

云深罗俎豆,霜下肃臣工。

明月帝灵在,高秋天宇空。

瞻依增百感,松槚正悲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gāobǎizōngliánggōngshíèrlíngmiào
míng / xièzhēn

diǎnqiānniánzhòngyánèrmiàotóng

chuānduòzhuǎnshílíntōng

jīngpèiqíngguāngwàishānlíngwángzhōng

yúnshēnluódòushuāngxiàchéngōng

míngyuèlíngzàigāoqiūtiānkōng

zhānzēngbǎigǎnsōngguànzhèngbēifē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送高伯宗梁公实二比部祭陵庙》描绘了祭典的庄重与神圣氛围。首联“祀典千年重,严趋二妙同”强调了祭祀仪式的历史悠久和此次同行的两位官员的尊贵身份。接着,“马嘶川日堕,路转石林通”通过马蹄声和日落景象,展现了旅程的艰辛与景色的变换,暗示着对先人的敬仰与前往陵庙的虔诚。

“旌旆晴光外,山陵王气中”两句,描绘了祭队伍行进时的壮观景象,以及陵墓周围弥漫的王者之气。接下来,“云深罗俎豆,霜下肃臣工”进一步渲染了祭礼的肃穆,云雾缭绕的场景和寒霜下的臣子们,都体现出对祖先的敬畏和对仪式的尊重。

尾联“明月帝灵在,高秋天宇空”以明月和秋空象征永恒与清明,表达对先帝灵魂的怀念和对天地自然的感慨。最后,“瞻依增百感,松槚正悲风”借松槚(松柏)和悲风,表达了诗人对故去的哀思和对后辈的期许,情感深沉而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陵庙的宏大场面,寓含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班师

紫塞回来雪正晴,王师百万拥连营。

马嘶大地山河壮,旗捲长空日月明。

龙虎台高千嶂耸,凤皇城近五云生。

圣颜有喜天心顺,中外欢闻奏凯声。

(0)

登越王台

海上荒台草树平,登临不尽古人情。

白云万里怀亲舍,红日中天望帝京。

百粤山川秋历落,三城楼阁晚峥嵘。

醉来徙倚栏干曲,听彻西风画角声。

(0)

如梦令·其一

欲问芗林秋露。来自广寒深处。

海上说蔷薇,何似桂华风度。高古。高古。

不著世间尘污。

(0)

春闺杂咏.梅

寻春不遇欲空归,竹外横斜拾一枝。

且喜东君有消息,隔香应不怕疏篱。

(0)

田家十绝·其十

拂晓呼儿去采樵,祝妻早办午炊烧。

日斜枵腹归家看,尚有生枝炙未焦。

(0)

横浦十咏·其十解太尉墓

桧肉不可食,但增忠义悲。

焚香临决日,扼腕议和时。

偃月人何在,凌烟草亦知。

曾闻无垢语,刊入墓头碑。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