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东风入曲池,为余报道青韶媚。
朱栏上下人思凭,天光乍见鱼潜避。
飔微不叠绮縠纹,旭迟初暖鸳鸯翅。
独有垂杨爱濯清,绿漪着意丝丝曳。
我来把笔坐池畔,开奁鉴影澄无渍。
琉璃谁与换玻瓈,将毋月落教星替。
解冻东风入曲池,为余报道青韶媚。
朱栏上下人思凭,天光乍见鱼潜避。
飔微不叠绮縠纹,旭迟初暖鸳鸯翅。
独有垂杨爱濯清,绿漪着意丝丝曳。
我来把笔坐池畔,开奁鉴影澄无渍。
琉璃谁与换玻瓈,将毋月落教星替。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冰面融化,东风吹拂,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生机勃勃的场景。
首句“解冻东风入曲池”,生动地描绘了春风吹化了冰面,温暖的东风吹进了弯曲的池塘,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为余报道青韶媚”一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东风以报信者的角色,它带来了春天的美丽景象。
“朱栏上下人思凭,天光乍见鱼潜避”描绘了人们在朱红色的栏杆旁驻足欣赏,天光初现时,鱼儿似乎感受到了光线的变化而躲藏起来。这里通过鱼儿的反应,侧面表现了光线的柔和与温暖。
“飔微不叠绮縠纹,旭迟初暖鸳鸯翅”则进一步描绘了春风轻拂水面,没有形成波纹,太阳初升,鸳鸯羽毛开始变得温暖。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温柔与和谐。
“独有垂杨爱濯清,绿漪着意丝丝曳”中,诗人将焦点转向了垂柳,它们似乎特别喜欢在清澈的水中洗涤自己,绿波轻轻摇曳,如同丝带般轻柔。这不仅描绘了垂柳的姿态美,也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我来把笔坐池畔,开奁鉴影澄无渍。琉璃谁与换玻瓈,将毋月落教星替”表达了诗人亲自来到池边,用笔记录下眼前的美景,池水清澈如镜,没有丝毫污渍。他思考着,是否有人能用琉璃替代玻璃,或是月亮落下后,星辰能否取代它的位置。这些疑问,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时间流转、万物更替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