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芗林秋露。来自广寒深处。
海上说蔷薇,何似桂华风度。高古。高古。
不著世间尘污。
欲问芗林秋露。来自广寒深处。
海上说蔷薇,何似桂华风度。高古。高古。
不著世间尘污。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之情的词句。"欲问芗林秋露",开篇便以深切的情感发问,芗林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而秋露则象征着清冷和纯洁,诗人想要询问那边的秋夜是否已经降临,露水是否已在叶尖凝结。"来自广寒深处",进一步描绘出那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广寒"二字给人以深邃、幽冷之感。
接着"海上说蔷薇",这里的"海上"更强化了空间上的隔绝,"蔷薇"是一种香气浓郁的小花,它在海风中散发着独特的芬芳。诗人通过这种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那边佳人的思念之情,如同这蔷薇一般,在孤寂中也能保持其独立和纯净。
"何似桂华风度"一句,则将思念对象比喻为神圣而高洁的桂花。桂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贵和清雅,诗人用此来形容所思之人的品格或风采,显示出对对方深刻的敬慕。
最后两句"高古。高古。不著世间尘污",一连串的赞叹词汇"高古"表达了对佳人超脱尘世、不染尘埃的崇拜之情,"不著世间尘污"则更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整体上,这段诗词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和深远的情感,塑造出一个既美好又遥不可及的理想对象形象。
故人西奉使,胡骑正纷纷。
旧国无来信,春江独送君。
五言淩白雪,六翮向青云。
谁念沧州吏,忘机鸥鸟群。
征西诸将一如君,报德谁能不顾勋。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
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
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