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鸟无声昼掩扉,寒原隔水到人稀。
云晴古木月初上,雪满空庭鹤未归。
药囿地连山色近,樵家路入树烟微。
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
猿鸟无声昼掩扉,寒原隔水到人稀。
云晴古木月初上,雪满空庭鹤未归。
药囿地连山色近,樵家路入树烟微。
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超脱的山居生活。开篇“猿鸟无声昼掩扉,寒原隔水到人稀”两句,写出了山中动物不见踪影,只有偶尔来访的人迹稀少,营造出一种深山孤寂的氛围。
接着,“云晴古木月初上,雪满空庭鹤未归”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冷清。古木参天,白雪覆地,鹤尚未归,增添了一种时间的静止感。
“药囿地连山色近,樵家路入树烟微”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药囿(即种植草药的地方)接壤于山,山色映照其间,而樵夫(伐木者)的道路曲折在树木和烟霭之中,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最后,“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心灵深处的自在超脱。这里的“沧浪”指的是水流湍急的声音,而“云阁”则是高耸入云的楼阁,“梦钓矶”则是一种仙境中的意象,诗人似乎已经将自己的思绪寄托于这些超凡脱俗之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孤寂生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世俗纷扰的一种逃离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