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空问真宰,此路为谁开。
峡色侵天去,江声滚地来。
孔明深有意,钟会亦何才。
信此非人事,悲歌付一杯。
望空问真宰,此路为谁开。
峡色侵天去,江声滚地来。
孔明深有意,钟会亦何才。
信此非人事,悲歌付一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雄伟山川的景象和深远意境的抒发。开篇“望空问真宰,此路为谁开”两句,诗人仰望苍穹,询问大自然的主宰,这条道路是由谁开辟的,它既有对历史的追问,也蕴含着诗人对于命运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峡色侵天去,江声滚地来”两句,则是对壮丽山川景色的描绘。这里的“峡色”指的是蜀道旁的山峦,它们的颜色似乎与天空相连,给人一种自然界壮观无边的感觉。而“江声滚地来”则表现了江水奔腾澎湃的声音,如同来自大地深处的呼唤,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力。
接下来的“孔明深有意,钟会亦何才”两句,是对历史人物的称颂。孔明,即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以其高远的智慧和策略著称;钟会,则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以勇猛闻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与古代英杰比较的心境。
最后,“信此非人事,悲歌付一杯”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和抒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悲凉和无奈,这种情感超越了个人遭遇,触及到了更为深远的人生和宇宙之谜。这一杯酒,是诗人用来洗涤内心的苦闷,也是对无法改变命运的一种无力感的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