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声催客起,一枕梦初醒。
日射千山赤,天垂四野青。
芙蓉元自好,蒲柳已先零。
海上兵戈后,夷歌不思听。
鸡声催客起,一枕梦初醒。
日射千山赤,天垂四野青。
芙蓉元自好,蒲柳已先零。
海上兵戈后,夷歌不思听。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壮丽景象,以及对时局的感慨。首联“鸡声催客起,一枕梦初醒”以鸡鸣唤醒旅人的形象开始,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节奏。接着,“日射千山赤,天垂四野青”两句,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日出时分山川的壮丽景色,红日映照下的山峦与广阔的天空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
“芙蓉元自好,蒲柳已先零”则转入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以荷花(芙蓉)与蒲草(蒲柳)的生长状态作比,荷花自是美丽,但蒲柳却早早凋零,暗含对生命短暂与自然规律的感慨。最后,“海上兵戈后,夷歌不思听”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之后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同情,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代变迁的忧思,体现了明代文人诗风中常见的兼备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特点。
羸形对寒影,即此更何亲。
半夜枕前泪,穷秋乡外身。
雨馀岚色动,风静月华新。故友谁相忆?
年来入梦频。
支筇拨将烟路,信步误入云堆。
兽窟今来佛窟,书台本自香台。
山高不惹尘坌,境僻自隔嚣豗。
玉蕊泉宜枕藉,袈裟地费穿裁。
下舂樵斧未歇,上界经磬方催。
红叶漫天花雨,碧峰拔地莲开。
垂柏清影可憩,蹲鸱腻粉堪煨。
焚香粗具松果,瀹茗旋爇秋荄。
爱此维摩十笏,可容徵士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