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馀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馀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卖炭人的艰辛生活。他在南山中砍伐柴火烧成炭,然后贩卖以维持生计。诗中的意象鲜明,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形象地展现了卖炭人的劳累与艰辛。他卖炭所得仅够勉强糊口,更担忧炭价贱售,而希望天气寒冷以提高炭的需求。
诗中还描绘了一场夜雪之后,卖炭人在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的情景,以及官府使者来索要炭而不得不低价交易的情形。最后,“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表达了卖炭人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比寒冷天气下的市民需求与卖炭人艰难维生之间的矛盾,抒写了底层人民的辛酸生活。同时,也反映出官府对于百姓疾苦缺乏关怀,只顾驱使索取的不公现象。
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问题,展示了作者白居易对下层民众命运的同情,以及他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社会正义的声音。
高会吹台中,新年月桂空。
貂蝉临野水,旌旆引春风。
细草萦斜岸,纤条出故丛。
微文复看猎,宁与解神同。
与道共浮沈,人间岁月深。
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细草谁开径,芳条自结阴。
由来居物外,无事可抽簪。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
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衰鬓辞馀秩,秋风入故园。
结茅成暖室,汲井及清源。
邻里桑麻接,儿童笑语喧。
终朝非役役,聊寄远人言。
朝沐敞南闱,盘跚待日晞。
持梳发更落,览镜意多违。
吾友见尝少,春风去不归。
登高取一醉,犹可及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