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芙蓉溪上村,心期无地与君论。
社中僧散归庐岳,渡口人来问鹿门。
岁晏鱼鸿愁莫至,径荒松菊喜犹存。
报书欲访安期去,四百名山好避諠。
卧病芙蓉溪上村,心期无地与君论。
社中僧散归庐岳,渡口人来问鹿门。
岁晏鱼鸿愁莫至,径荒松菊喜犹存。
报书欲访安期去,四百名山好避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答黎惟仁见寄》。诗中描绘了诗人卧病在芙蓉溪畔的乡村,心境孤独,难以与友人深入交流的情景。诗人在社中僧侣散去后,独自返回庐岳,渡口偶遇行人询问鹿门之事,更添了几分孤寂之感。年末时节,鱼鸿南迁,似乎也在为远离寒冷而愁苦,而诗人的松菊却在荒径中依然生机勃勃,给予他一丝慰藉。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寻访仙人安期生,前往四百名山避世的心愿,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台省两称公,郡国三换节。
海角承重寄,螭头怀远别。
俯仰七迁迅,觉梦一炊热。
先生自怡怡,浮世谁惙惙。
暴霖驾西洛,华舻指东浙。
香径摧芰荷,丰厨拾鱼鳖。
窥影入贺鉴,访古探禹穴。
未暇登四明,方思白华洁。
使车贻亲荣,闽山迓来辙。
岂须老莱衣,始能事耆耋。
往往回首时,千岩看堆雪。
行观真卿书,德政满青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