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云山走海涛,商歌扣角气犹豪。
把琴有各寻陶令,住笏何人记马曹。
生厌市声奁地僻,老增诗兴敌秋高。
九峰三泖何如此,金谷池台半野蒿。
屋外云山走海涛,商歌扣角气犹豪。
把琴有各寻陶令,住笏何人记马曹。
生厌市声奁地僻,老增诗兴敌秋高。
九峰三泖何如此,金谷池台半野蒿。
此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隐逸生活图景。首句“屋外云山走海涛”,以动态的云山和翻滚的海涛,营造出壮阔的自然景观,暗示着诗人所处环境的辽阔与自由。次句“商歌扣角气犹豪”,借商人的歌声与敲击角器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虽身处世外,却依然保持着豪迈不羁的精神状态。
接着,“把琴有各寻陶令,住笏何人记马曹”两句,通过引用陶渊明和马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官场的疏离感。诗人似乎在说,自己愿意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官场的束缚,享受田园之乐;又似在感叹,又有谁会记得那些在官场上忙碌的马曹呢?
“生厌市声奁地僻,老增诗兴敌秋高”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更喜欢宁静的乡间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诗兴反而更加旺盛,仿佛秋天的高远天空一样广阔无垠。这种对自然与诗歌的热爱,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体现。
最后,“九峰三泖何如此,金谷池台半野蒿”两句,将目光转向具体的地理环境——九峰三泖,与历史上的金谷园进行对比。九峰三泖的美景或许不及金谷园的奢华,但对诗人而言,这里的自然风光与内心的宁静更为契合。金谷园的池台如今已荒废,成为野蒿丛生之地,这既是对过往繁华的感慨,也是对当下简朴生活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诗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飞云萦梦,寒月荧眸,翩然竟蹈虞渊。
手浣中衣,绕门日对沦涟。
谁知是侬归处,叹长沈、玉洁冰坚。
莫谩说、垂鲸跨鲤,妄托神仙。
远赴崎岖万里,料贞魂定化,蜀道啼鹃。
齧指慈亲,此生重见无缘。
雕梁独栖海燕,太仓皇、跕雾溪鸢。
定未忘,有寒闺旧侣,衔泪观天。
剪绿裁红,是何人、写出群芳新谱。
余香剩有,画里露枝风絮。
分题寄远,尚珍重、雁绡鱼素。应自笑。
虚白云蓝,未比角花怡府。桥鹃向人深语。
漫涂鸦试拟,南楼诗句。归装太晚,俊侣但随陶楮。
沧尘骤起,化丁鹤、王凫仙去。
君许借、涛井余澜,旧游记取。
散珠碾玉,天要点缀,贞观遗寺。晴雪攒蕊。
也招粉蝶,盈盈醉乡醉。梵云徙倚。
崇效旧梦,谁分重理。回向初地。
问花可有,吟魂被句起。
掩映万璎珞,压倒寻常桃李辈。
曾洒牧之,春梢伤往泪。信佛海鲛绡,剪出偏异。
色空参未。愿圣火青荧,分照棠睡。
怪残衫、枉熏沈水。
劲姿寒不改,看随处,展秋容。
任野圃移根,瑶阶对仗,古寺依筇。西风。
自馨孤芳,把生涯、枯菀付天公。
翻笑餐英人换,匆忙流水游龙。篱东。
把酒几回,逢往事,抵飘蓬。
怅故国云沈,欢场电瞥,梦影重重。幽踪。
且寻旧径,料黄花、未厌白头翁。
一片严霜冷月,心期画里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