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阁孤登倚碧空,高恢何处觅梁鸿。
心随去雁层城上,梦入残砧落月中。
林隔七贤前日会,径荒二仲几时同。
萧条欲报东篱事,颇有柴桑处士风。
江阁孤登倚碧空,高恢何处觅梁鸿。
心随去雁层城上,梦入残砧落月中。
林隔七贤前日会,径荒二仲几时同。
萧条欲报东篱事,颇有柴桑处士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江阁,倚望碧空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追思与向往。首联“江阁孤登倚碧空,高恢何处觅梁鸿”,以“孤登”、“碧空”营造出一种孤独而辽阔的氛围,暗喻诗人内心的寂寞与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同时借“梁鸿”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仰慕之情。
颔联“心随去雁层城上,梦入残砧落月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的心随着南飞的大雁,飞越层层城墙,进入那遥远的梦境,仿佛在月落之时,听到了断续的砧声,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林隔七贤前日会,径荒二仲几时同”,通过“七贤”和“二仲”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聚会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这些贤士相隔已久,难以再有共同的际遇,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孤独感。
尾联“萧条欲报东篱事,颇有柴桑处士风”,诗人想要向远方传达自己的心意,如同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自号柴桑处士)那样,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郎若空中云,变幻在倏忽。
妾若阶前草,去留从所欲。
自顾倾城姿,娇贵比珠玉。
蓄愿配君子,贮之黄金屋。
贞一誓死生,没齿以自勖。
岂谓他人心,视之如贱畜。
信誓方旦旦,弃蠲一何速。
讵忍千金躯,复受骊黄目。
捐生谢主人,此身难再辱。
钓竿何修修,施于东海头。
巨鳞如山岳,乘风渡洪流。岛屿深阔不可以垂钩。
沄涛荡激不可以方舟。吁嗟乎,奈之何。
或谓夜光之珠,潜于灵蛇。珊瑚木难,照耀金沙。
耸身濡首,珍宝盈车。失身不测,徒虚誇吁。
嗟乎奈之何,若木生海东,丹水发其荣。
群真上下骖鸾龙。千年如旦夕,至乐无终穷。
吾欲遇之将奚从。吁嗟乎,奈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