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星明灭戍楼空,地近扶桑得早红。
无那浮屠不系日,催人白发又来东。
寒星明灭戍楼空,地近扶桑得早红。
无那浮屠不系日,催人白发又来东。
这首诗描绘了开原八景之一的“塔山曙色”,展现了清晨时分,塔山之上,曙光初现的壮丽景象。诗人以寒星在空旷的戍楼上闪烁,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即将到来的黎明。地近扶桑,意味着这里接近日本,因此能够比其他地方更早看到太阳升起,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无那浮屠不系日”一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佛塔比作无法系住太阳的物体,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而“催人白发又来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暗示岁月的无情,即使是在曙光初现的美好时刻,也无法阻止生命的衰老与时间的推移,让人感慨不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结合深沉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