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作》
《偶作》全文
唐 / 冯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0)
注释
莫:不要。
为:因为。
危时:困难时刻。
怆神:感到沮丧。
前程:未来。
往往:常常。
有期因:有希望的转机。
海岳:天地。
归:归于。
明主:清明的主人。
未必:不一定。
乾坤:天地。
陷吉人:让好人陷入困境。
道德:道德伦理。
几时:何时。
曾:曾经。
去世:离开世界。
舟车:代指交通道路。
何处:哪里。
不通津:不能通向成功的彼岸。
但教:只要。
方寸:代指内心。
无诸恶:没有邪恶。
狼虎丛中:凶险的环境。
也立身:也能立足生存。
翻译
不必在困难时刻就感到沮丧,因为未来常常有希望的转机。
要知道,天地最终会归于清明的主人,未必会让好人陷入困境。
道德从未离开过这个世界,哪里的道路不能通向成功的彼岸呢?
只要内心没有邪恶,即使在凶险的环境中也能立足自保。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与社会状态的深刻思考。"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表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不应轻易丧失信心,因为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丝希望之光。"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这两句强调了天命所归的明君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即使在混乱的世界里,也不至于善良的人就此沉沦。

接下来的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则表达了对古代圣哲道德永恒性的怀念,同时也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正义与智慧总能找到传播的途径。最后两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强调了只要内心清净,无论置身于何种险恶环境,都能够保持自己的节操,坚守道德不倒。

这首诗通过对比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传达出诗人对于个体品行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坚持。

作者介绍
冯道

冯道
朝代:唐   字:可道   号:长乐老   籍贯: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   生辰:882年-954年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 
猜你喜欢

踏莎行.咏汤

瑶草收香,琪花采汞。冰轮碾处芳尘动。

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

麾去茶经,袭藏酒颂。一杯清味佳宾共。

从来采药得长生,蓝桥休被琼浆弄。

(0)

菩萨蛮·其二诸客往赴东邻之集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0)

寓壶源僧舍三绝·其三

归来闭户还高枕,窗隙微通月影斜。

风急忽惊乌鹊起,空阶蔌蔌堕松花。

(0)

李璋下第

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群材。

学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

意气未宜轻感慨,文章尤忌数悲哀。

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

(0)

观水

细如虾蚓足留连,大可蛟鲸出自然。

当使川流应到海,只今坎止亦成渊。

民忧不见尧咨日,地碍何由禹凿穿。

可惜卧龙无意思,不随云去雨春田。

(0)

醉中赠符载

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