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群材。
学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
意气未宜轻感慨,文章尤忌数悲哀。
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
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群材。
学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
意气未宜轻感慨,文章尤忌数悲哀。
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朝廷中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表现了对仕途的渴望与不安。诗人运用宏伟壮丽的场景描写,如“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群材”,展现了皇宫考场的庄严和权威,以及科举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学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成就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安排的不确定感,反映出古代士人面临考试时的心理状态。
接着,“意气未宜轻感慨,文章尤忌数悲哀。”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在写作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意气,不应过分表达悲哀之情,以免影响文采。
最后两句“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得到官方认可的忧虑,以及对未来能否成为栋梁之才的疑问,透露出一种仕途挣扎、自我期许与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整首诗通过对科举考试场景的描述,以及士人内心世界的探究,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对于功名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诗作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个人的情感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