栟榈布叶寻常大,略彴通溪取次斜。
谁送茶烟来北崦,却留梅月在东家。
栟榈布叶寻常大,略彴通溪取次斜。
谁送茶烟来北崦,却留梅月在东家。
此幅《北山招隐词题李卿月小隐图》(其二)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隐居生活场景。
首先,“栟榈布叶寻常大,略彴通溪取次斜。”这两句以栟榈树的大叶和简陋的小桥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朴素与和谐。栟榈树的叶子铺展,显得格外宽广,而小桥则随意地横跨溪流,既实用又不失雅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
接着,“谁送茶烟来北崦,却留梅月在东家。”这两句则通过茶香和月光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静谧。茶烟袅袅升起,似乎是从北面的山岭传来,而月光则温柔地洒在东家的屋舍上,暗示着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居生活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柳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远离尘世喧嚣的清风,以及内心深处那份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敬仰。
寒食清明节令佳,禁烟遗俗渺天涯。
清醇只向丹田暖,料峭犹烦翠幕遮。
长短骤看森雨笋,高低难觅旋风花。
小斋寂寂谁为伴,水底初闻两部蛙。
千顷山高六十里,上有寒潭清且泚。
神龙久向此中蟠,作霖肯为苍生起。
群鱼从之时浮沈,噞喁光彩岁月深。
自然形质异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
或青或红或閒色,纵使丹青模不得。
几年潜伏少人知,一旦声名动京国。
皇家太平端好奇,麟欲效瑞凤欲仪。
白环银瓮争走献,岂得汝辈藏洿池。
深山大泽多遗宝,纡馀卓荦皆娟好。
愿移网罟聊一施,崭然头角趋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