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步林丘,路经泉上头。
天边日色下,水底浪花浮。
沙净蒲芽绿,风牵荇带流。
澄澜立白鹭,细浪逐轻鸥。
翠鸟来还去,脩鱼跃更游。
动成春色好,愈觉道情幽。
田舍知何处,江湖兴未收。
徘徊不忍去,暝色冷如秋。
晨起步林丘,路经泉上头。
天边日色下,水底浪花浮。
沙净蒲芽绿,风牵荇带流。
澄澜立白鹭,细浪逐轻鸥。
翠鸟来还去,脩鱼跃更游。
动成春色好,愈觉道情幽。
田舍知何处,江湖兴未收。
徘徊不忍去,暝色冷如秋。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山林泉边散步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首联“晨起步林丘,路经泉上头”点明时间与地点,晨光初照,诗人踏上旅程,泉声相伴。颔联“天边日色下,水底浪花浮”描绘了日出时分,天边红日映照水面,波光粼粼,浪花闪烁,富有动态感。
颈联“沙净蒲芽绿,风牵荇带流”写沙洲洁净,蒲草新绿,微风吹过,水中的荇菜随波飘动,画面宁静而生动。接着,“澄澜立白鹭,细浪逐轻鸥”描绘了白鹭静立于清澈的水中,轻鸥在细浪间嬉戏,增添了生机与野趣。
尾联“翠鸟来还去,脩鱼跃更游”进一步描绘了水鸟的活动,翠鸟翩翩飞舞,修长的鱼儿跳跃游弋,春意盎然。诗人借此表达出对自然和谐景色的喜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动成春色好,愈觉道情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道家清静无为心境的追求。
最后两句“田舍知何处,江湖兴未收”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又因留恋不舍而迟迟不愿离去,直至暮色降临,凉意袭人,仿佛秋意已至。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