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力作,缲丝一百箔。五月罢蚕缫,炎天勤织络。
今年州府急催科,轻绡织成不得著。
蔽体无裈独蚕妇,百箔丝蚕枉辛苦。
贵人不念有寒人,一曲千缣赐倡女。
蚕姑力作,缲丝一百箔。五月罢蚕缫,炎天勤织络。
今年州府急催科,轻绡织成不得著。
蔽体无裈独蚕妇,百箔丝蚕枉辛苦。
贵人不念有寒人,一曲千缣赐倡女。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蚕妇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官府催科对她们生活的影响,充满了悲悯之情。
首句“蚕姑力作,缲丝一百箔”,开篇即点明蚕妇们辛勤劳作的情景,她们在百箔之上精心操作,将蚕茧抽成细丝。接着,“五月罢蚕缫,炎天勤织络”两句,描述了蚕妇们在炎热的夏季继续忙碌,从缫丝到织布,每一步都倾注了她们的心血。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今年州府急催科,轻绡织成不得著”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官府催缴赋税的压力,使得她们辛辛苦苦织出的精美轻纱无法得到应有的价值和使用。
“蔽体无裈独蚕妇,百箔丝蚕枉辛苦”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蚕妇们的困境。她们不仅生活贫困,连基本的衣物都无法拥有,而她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却付诸东流。最后,“贵人不念有寒人,一曲千缣赐倡女”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富贵之人享受着官府赏赐的奢华,而像蚕妇这样的贫苦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世道的不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底层人民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陇头泉,未到陇下轻分。
一声声、凄凉呜咽,岂堪侧耳重闻。
细思量、那时携手,画楼高、帘幕黄昏。
月不长圆,云多轻散,天应偏妒有情人。
自别后、小窗幽院,无处不消魂。
罗衣上,残妆未减,犹带啼痕。
自一从、瓶沈簪折,杳知欲见无因。
也浑疑、事如春梦,又只愁、人是朝云。
破镜分来,朱弦断后,不堪独自对芳樽。
试与问,多才谁更,匹配得文君。
须知道,东阳瘦损,不为伤春。
帝垂清问切恢图,士贡昌言敢导谀。
高下共知归至鉴,考评聊许备先驱。
四帷迥隔心常渴,三榻横连体叵舒。
乌府凛然贤执法,紫垣籍甚古通儒。
墨朱同异容兼采,等级从违得细书。
尚酝时颁缸面酒,大官日馔腹前胪。
天香漫炷薰常歇,贡茗虚沾样顿殊。
晨壁摇风愁幕冷,夜窗透月喜帘疏。
九宾屈指胪连句,千虑倾心智与愚。
会待诏恩三日沐,湖山寻胜任舟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