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0)
翻译
满眼看到的都是生活的艰辛,因为别人的缘故我开始了遥远的旅程。
犹豫不决地走过陇地,心情沉重,沿途的景色让忧愁更加浩大,直到抵达边关。
夜晚,随着水位下降,鱼龙似乎也感到凄凉;秋天,山中空旷,只有鸟鼠在其中度过。
向西出征的人询问烽火的消息,内心因长久的滞留而备受煎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沉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表达了诗人面对动荡不安的世态,不得不离乡背井、踏上旅途的无限哀伤。"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则写出了行走在陇中之地,对即将到来的战乱和国事感到忧心重重。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水中的鱼龙不见,山中鸟鼠皆去,只剩下凄清的夜晚和萧瑟的秋天,这些都是对比喻,表明世事的荒凉和个人命运的冷清。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则是诗人在思考边塞战事,心中充满了忧虑与不舍。烽火是古代边境报警的信号,这里用来象征战争和动乱。而"心折"二字,更是深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撕裂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的悲凉与无奈。语言沉郁顿挫,情感深沉,是一篇充满了时代忧虑和个人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赠星禽赵显微诗三绝·其一

显微元是紫微仙,天上星辰手斡旋。

为向人间多漏泄,谪下茅峰五百年。

(0)

桃源县

张家桥西车马尘,北风刮地眯行人。

篱落枯桃三五树,不应此地可逃秦。

(0)

山村赠礼敬龙泽上人诗有几年不踏澄江路耆旧唯存陆子方之句和之二首·其一

西抹东涂衒一乡,阿婆羞忆少年妆。

如今闭户无人识,旋学仙翁却老方。

(0)

答富郑公见示正旦四绝

正旦四篇诗,缘忻七十期。

请观唐故事,未放晋公归。

(0)

赁屋吟

屋新人喜居,屋弊人思去。

主若善修完,何时不能住。

(0)

死生吟

学仙欲不死,学佛欲再生。

再生与不死,二者人果能。

设使人果能,方始入于情。

赏哉林下人,不为人所惜。

哀哉公与卿,重为人所惑。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