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郑县亭子》
《题郑县亭子》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

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

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

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èngxiàntíng
táng /

zhèngxiàntíngjiànzhībīnyǒupínggāoxīngxīn

yúnduànyuèliánlíntiānqínggōngliǔànchángchūn

cháobiānquèqúnyànhuāshānfēngyuǎnchènrén

gèngshīmǎnqīngzhúwǎnláiyōukǒngshāngshén

翻译
郑县的亭子坐落在涧水旁边,登高望远让人心情焕然一新。
云雾散去,山上的莲花映照在大路上,晴朗的天空下宫柳显得更加深绿而幽长。
鸟巢边的麻雀成群欺负燕子,花丛中蜜蜂远远地追逐着行人。
我更想在青竹上题写满篇诗歌,但傍晚时分的孤独恐怕会触动心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首句“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中,“郑县亭子”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亭阁,而“涧之滨”则描绘了水边的景致。诗人通过“户牖凭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探寻与享受。

接下来的“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云断岳莲”给人以空旷、神秘之感,而“天晴宫柳”则透露出一种恬静与悠远。

第三句“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中,“巢边野雀”和“花底山蜂”都是生动的自然写实,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而“群欺燕”与“远趁人”则传达了一种同化于自然的意境。

末句“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些美好的景致中留下自己的足迹,即通过诗歌来记录和传承这种美。同时,“晚来幽独恐伤神”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他担心这份宁静会对他的精神状态造成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张迪功携诗见过次韵谢之二首·其一

黄纸红旗意未阑,青衫俱不救饥寒。

久荒三径未得返,偶有一钱何足看。

世事岂能磨铁砚,诗盟聊可歃铜盘。

不嫌野外时迂盖,政要相从叩两端。

(0)

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

湖北弥年所,长沙费月馀。

初为邵阳梦,又作桂林书。

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疏。

管宁辽海上,何得便端居。

(0)

次韵大光五羊待耿伯顺之作

康州艇子来不急,过岸橹声空复长。

百尺楼头堪望远,淡烟斜日晚荒荒。

(0)

夏日六言四首·其一

退士自应客少,幽居不厌椽低。

未说盘堆玉脍,且看臼捣金齑。

(0)

六言四首·其一

功名正恐不免,富贵酷非所须。

铁马未平辽徼,钓船且醉江湖。

(0)

晚晴

今年秋多阴,殊未决丰歉。

时时云一片,复作雨数点。

晚来晴颇牢,天宇碧如染。

微风过林梢,斜日在山崦。

农家筑场罢,竭作事收敛。

贪睡吾可惭,斋扉昼长掩。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