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迪功携诗见过次韵谢之二首·其一》
《张迪功携诗见过次韵谢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黄纸红旗意未阑,青衫俱不救饥寒。

久荒三径未得返,偶有一钱何足看。

世事岂能磨铁砚,诗盟聊可歃铜盘。

不嫌野外时迂盖,政要相从叩两端。

(0)
注释
黄纸:泛指鲜艳的纸张。
红旗:象征喜庆或某种标志。
意未阑:心情或情绪尚未消散。
青衫:古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自己。
救饥寒:解救饥饿和寒冷。
三径:隐士住处,此处借指归隐之路。
一钱:极言极少的钱。
磨铁砚:形容世事艰难,像磨砺铁砚一样费力。
诗盟:以诗文结交朋友,建立友谊。
铜盘:古代用于盟誓的器具,这里比喻简易的誓言方式。
野外:野外环境,非正式场所。
时迂盖:时间慢,指生活节奏较慢。
政要:正需要,关键在于。
叩两端:探讨双方观点,寻求共识。
翻译
红黄纸旗意犹未尽,青色衣衫无法解决饥饿与寒冷。
长久荒废的小路未能回归,偶尔得到的一点钱又怎能看在眼里。
世间纷扰怎比得过磨砺铁砚的决心,以诗会友暂且用铜盘代替誓言。
不嫌弃野外简陋,只求能相互探讨,深入交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题为《张迪功携诗见过次韵谢之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黄纸红旗描绘出热烈的场景,但似乎并未完全消散的是内心的某种情绪或期待。他感叹自己穿着朴素的青衫,生活困顿,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

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长期未能回归田园的“三径”,即使偶尔得到一文钱,也觉得微不足道。他对世事变迁和人生艰辛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世事难以改变铁砚般的坚韧,但诗歌却能成为暂时的慰藉,如同在铜盘上共饮,聊以结盟。

他并不介意在野外的简陋环境中,更看重的是朋友间的真诚交往,愿意倾听对方的观点,探讨问题的两面性。整首诗流露出诗人面对困境的豁达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海上

藉草东皋去,行吟海上看。

春阴连蜃合,山雨带潮寒。

野戍孤城断,光风百卉繁。

烽烟无限意,愁望水云端。

(0)

不寐

不寐曙光发,荒鸡破寂寥。

怀中名刺灭,镜里客颜消。

夜雨由拳树,晨霜陆䞇桥。

连床赖诸弟,共被话寒宵。

(0)

集字和桃花源诗十首·其七

境豁路才出,步步百草芳。

溪山自旷朗,未见随与光。

一从来此地,叹惋数咸阳。

乱甚开太平,英武属元良。

何时往从之,百世终不忘。

(0)

集字和桃花源诗十首·其二

家缘具妻子,相随业为渔。

捕鲜作衣食,往往叹无鱼。

行逢避地者,问讯此为如。

先时咸秦乱,今也元晋馀。

不复知高光,焉从说黄初。

(0)

江村

清江木叶脱,红树被秋堰。

何处寻郭熙,寒山写平远。

(0)

山村

渔艇沿溪棹,江村绕屋鸦。

飘零去戎马,信宿寄田家。

草白新经烧,芦枯尚带花。

寒山萦树出,苦竹过邻斜。

野老思天宝,中原乱永嘉。

生还甘橡栗,央路混龙蛇。

行在居空卜,归心鬓有华。

故林招屈子,莫复赋怀沙。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