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垂清问切恢图,士贡昌言敢导谀。
高下共知归至鉴,考评聊许备先驱。
四帷迥隔心常渴,三榻横连体叵舒。
乌府凛然贤执法,紫垣籍甚古通儒。
墨朱同异容兼采,等级从违得细书。
尚酝时颁缸面酒,大官日馔腹前胪。
天香漫炷薰常歇,贡茗虚沾样顿殊。
晨壁摇风愁幕冷,夜窗透月喜帘疏。
九宾屈指胪连句,千虑倾心智与愚。
会待诏恩三日沐,湖山寻胜任舟舆。
帝垂清问切恢图,士贡昌言敢导谀。
高下共知归至鉴,考评聊许备先驱。
四帷迥隔心常渴,三榻横连体叵舒。
乌府凛然贤执法,紫垣籍甚古通儒。
墨朱同异容兼采,等级从违得细书。
尚酝时颁缸面酒,大官日馔腹前胪。
天香漫炷薰常歇,贡茗虚沾样顿殊。
晨壁摇风愁幕冷,夜窗透月喜帘疏。
九宾屈指胪连句,千虑倾心智与愚。
会待诏恩三日沐,湖山寻胜任舟舆。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的作品,题为《次韵陈叔晋舍人殿试笔记》。诗人通过对殿试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皇帝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过程的严谨。首联“帝垂清问切恢图,士贡昌言敢导谀”表达了皇帝提问深入且宏大,考生们则以诚实之言回应,不阿谀奉承。
颔联“高下共知归至鉴,考评聊许备先驱”强调了考试公正,无论高低都能得到公正评价,而考生们也期待能作为前列的先锋。颈联通过“四帷迥隔心常渴,三榻横连体叵舒”描绘了考场的肃穆和紧张气氛,考生们屏息以待,心情焦虑。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赞美了考官们的公正无私和学识渊博,以及考试内容的丰富多样。尾联则表达了对殿试结束后得以放松身心,游历山水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皇帝恩赐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体现了科举制度的严肃性,又展示了文人士大夫对于学术和仕途的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
坡仙写竹称第一,往往人间见真迹。
金钗折股锥画沙,妙笔当年信无匹。
此图寻常位置工,露叶云梢分淡浓。
高堂香清白昼静,似觉满座生秋风。
我昔乘槎渡江水,行遍潇湘五千里。
黄陵庙前秋雨寒,九疑山头暮烟紫。
苍梧刺天云茫茫,上有绿竹参天长。
云中紫实已应结,便欲因之邀凤凰。
别来陡觉星霜换,每忆旧游生浩叹。
今朝客里重披图,空对亭亭霜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