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致仕尚书严公震直所藏苏东坡墨竹》
《题致仕尚书严公震直所藏苏东坡墨竹》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坡仙写竹称第一,往往人间见真迹。

金钗折股锥画沙,妙笔当年信无匹。

此图寻常位置工,露叶云梢分淡浓。

高堂香清白昼静,似觉满座生秋风。

我昔乘槎渡江水,行遍潇湘五千里。

黄陵庙前秋雨寒,九疑山头暮烟紫。

苍梧刺天云茫茫,上有绿竹参天长。

云中紫实已应结,便欲因之邀凤凰。

别来陡觉星霜换,每忆旧游生浩叹。

今朝客里重披图,空对亭亭霜雪干。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名为《题致仕尚书严公震直所藏苏东坡墨竹》。诗中描绘了苏东坡所绘竹子的精湛技艺,以及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动形象。

首句“坡仙写竹称第一”,直接赞美了苏东坡在竹子绘画上的卓越成就。接着,“往往人间见真迹”则表明苏东坡的竹画作品在世间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金钗折股锥画沙”运用比喻手法,形容苏东坡绘画技巧的精细与高超,如同用金钗折断竹枝,再以锥子在沙上刻画,形象地展示了其技艺的精湛。

“此图寻常位置工,露叶云梢分淡浓”描述了这幅竹画的布局与色彩处理,通过“露叶云梢”的细节描绘,展现了竹子在光影变化中的美感。

“高堂香清白昼静,似觉满座生秋风”进一步渲染了观赏这幅画时的氛围,仿佛在宁静的白天,高堂之上飘散着清香,让人仿佛感受到秋风的轻拂,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意境。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自己乘船渡江,行遍潇湘五千里,经过黄陵庙和九疑山的旅程,以及在苍梧山上看到的绿竹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竹子生命力的赞美。

“云中紫实已应结,便欲因之邀凤凰”则寄托了诗人希望借助竹子的生长,邀请凤凰降临的美好愿望,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别来陡觉星霜换,每忆旧游生浩叹”表达了诗人离别后时光流逝的感慨,每当回忆起过去的旅行,心中总会涌起深深的感叹。

“今朝客里重披图,空对亭亭霜雪干”则是诗人今日在异乡再次见到这幅竹画的感受,面对画中亭亭玉立、霜雪覆盖的竹子,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苏东坡竹画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经历的穿插,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艺术的欣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偶题

绿树何稠叠,清风稍羡馀。

枕萦云片片,帘透雨疏疏。

脩笕通泉壑,残碑出野锄。

丘陵知几变,耕稼学陶渔。

(0)

万木本秋里,孤膛半夜猿。

(0)

烛影摇红

蜀锦华堂,宝筝频送花前酒。

妖娆全在半开时,人试单衣后。花面围春竞秀。

如红潮、玉腮微透。欲苏还坠,浅醉扶头,朦胧晴昼。

金屋名姝,眼情空伫闲眉岫。

世间还有此娉婷,拼尽珠量斗。真艳可令消受。

倩莺催、天香共袖。冷烟庭院,淡月梨花,空教春瘦。

(0)

酬曾逢原参寥上人见寄山阳作

倦客当老秋,于忽少佳意。

孰云尘滓地,刘阮肯俱至。

一披清骨毛,再见失身世。

有如执盛热,傃月濯凉吹。

又如观巨梓,却觇萧苇细。

十辰同遨游,不觉日车逝。

嗟予逃空虚,终日面林翳。

闻人足音喜,况乃道所契。

方念衣袖分,明月忽我畀。

眷言何以酬,白发同所诣。

(0)

秋兴九首·其四拟李贺

鱼鳞甃空排嫩碧,露桂梢寒挂团璧。

白蘋风起吹北窗,尺鲤沉没断消息。

燕子将雏欲归去,沈郎病骨惊迟暮。

浓愁茫茫寄何处,万里江南芳草路。

(0)

夜坐怀莘老司谏

六合寥寥信茫昧,中有日月无根柢。

古往今来漫不休,青发素颜从此逝。

嗟予自少多邅回,气血未衰心已艾。

北渡长淮霜入屦,南窥禹穴尘生袂。

日凿一窍浑沌死,虽有馀风终破碎。

回车复路可无缘,三问道人三不对。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