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华堂,宝筝频送花前酒。
妖娆全在半开时,人试单衣后。花面围春竞秀。
如红潮、玉腮微透。欲苏还坠,浅醉扶头,朦胧晴昼。
金屋名姝,眼情空伫闲眉岫。
世间还有此娉婷,拼尽珠量斗。真艳可令消受。
倩莺催、天香共袖。冷烟庭院,淡月梨花,空教春瘦。
蜀锦华堂,宝筝频送花前酒。
妖娆全在半开时,人试单衣后。花面围春竞秀。
如红潮、玉腮微透。欲苏还坠,浅醉扶头,朦胧晴昼。
金屋名姝,眼情空伫闲眉岫。
世间还有此娉婷,拼尽珠量斗。真艳可令消受。
倩莺催、天香共袖。冷烟庭院,淡月梨花,空教春瘦。
这首《烛影摇红》是宋代词人翁元龙的作品,通过对蜀锦华堂中繁华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春日宴饮的画卷。词的上片以“蜀锦”、“宝筝”和“花前酒”为背景,描述了美酒佳人半开半醉的娇媚姿态,犹如春花般竞相绽放,透出淡淡的羞涩与醉人的风情。
下片转而聚焦于一位金屋中的绝色女子,她的眼神空灵,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她的美丽足以让人为之倾倒,甚至愿意用尽所有珍宝来争艳。词人运用“倩莺催、天香共袖”的意象,描绘出女子的娇艳和香气,然而在这冷烟淡月的庭院中,只有梨花陪伴着她,使得春光也显得有些凄清,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春光的消瘦。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华丽,情感细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美女与春光的赞美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潞河日日生惊风,开头捩柁无老翁。
短缆百丈牵不得,乘风欲驾经天虹。
一年忽忽又三月,夭桃飞雨絮飞雪。
正是征夫怀念时,皇华触意每中热。
密云昨夜酿寒春,今朝好雨江山新。
尘收树蓊山开色,沙没河平水减鳞。
喜来濡笔挥晴霭,兴豪直度烟霄外。
小舟那得酒如渑,与君共酌天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