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明河色,寒源静且涓。
风回闻玉磬,月到晃银川。
觱沸流何所,包蒙道固然。
讵能甘似醴,惟有止如渊。
一派明河色,寒源静且涓。
风回闻玉磬,月到晃银川。
觱沸流何所,包蒙道固然。
讵能甘似醴,惟有止如渊。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野泉的独特景象与深邃意境。诗人以“一派明河色,寒源静且涓”开篇,将泉水比作银河之水,既显其清澈明亮,又暗示其源头之深远。接着,“风回闻玉磬,月到晃银川”,通过风声与月光的映照,进一步渲染了泉水的静谧与神秘。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泉水的声音比作玉磬之音,将月光下的泉水比作晃动的银色宝库,形象生动。
“觱沸流何所,包蒙道固然”,这两句转而思考泉水的流向与自然之道,表达了一种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敬畏与探索。诗人似乎在问:这不断流动的泉水究竟流向何方?这背后是否蕴含着某种不变的真理或法则?
最后,“讵能甘似醴,惟有止如渊”,诗人以酒喻泉水,表达了对泉水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借酒喻人生,暗示了生活的复杂与深沉。甘甜的酒与深邃的渊,两者虽有不同,但都值得细细品味,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野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感悟。
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