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
《偶题》全文
宋 / 翁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绿树何稠叠,清风稍羡馀。

枕萦云片片,帘透雨疏疏。

脩笕通泉壑,残碑出野锄。

丘陵知几变,耕稼学陶渔。

(0)
注释
绿树:茂盛的树木。
稠叠:密集。
清风:凉爽的风。
羡馀:羡慕之余。
枕:枕头。
萦:环绕。
云片片:云朵状的轻柔物。
帘透:窗帘透过。
脩笕:修长的竹管。
通泉壑:引水穿过山谷。
残碑:破损的石碑。
野锄:田野里的农具。
丘陵:起伏的山丘。
知:知道。
几变:多次变化。
耕稼:农耕。
陶渔:像陶渊明那样捕鱼。
翻译
绿树丛密繁多,清风也略感羡慕。
枕头边云朵片片,窗帘间洒落稀疏细雨。
修长的竹管引泉水流过山谷,残破的石碑被田野里的农具挖掘出来。
丘陵地貌历经多次变迁,人们学习陶渊明般过着农耕和捕鱼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的《偶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面。首句“绿树何稠叠”写出了树木繁茂的景象,透露出盎然生机。"清风稍羡馀"则通过清风的羡慕,暗示了环境的宜人和诗人的心境。

接下来,“枕萦云片片,帘透雨疏疏”描绘了云朵轻盈地飘过窗户,稀疏的雨滴透过帘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脩笕通泉壑"描述了修长的水渠引水入山谷,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智慧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丘陵知几变,耕稼学陶渔”表达了诗人对丘陵地貌变化的观察,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学习陶渊明和渔夫的生活方式,追求简朴与自给自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情境,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翁卷

翁卷
朝代:宋   字:续古   籍贯:乐清(今属浙江)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代表作《乡村四月》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本、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
猜你喜欢

检邵叔宀先生遗札

死别生离各泫然,吞声恻恻已经年。

帆开南浦春刚去,舟到西泠月正圆。

当日祖筵如梦里,即今展翰又天边。

伤心一树梅花发,更有谁移植墓田。

(0)

杂咏·其十七

贫女中夜织,扃户绝四邻。

荧荧一灯影,自落空草根。

伊轧面虚壁,中织时悲辛。

颜色不自达,谁知此女贫。

贵贱异缯锦,各出桑蚕身。

同生而异造,赋命安可论。

惟当自努力,弗使机生尘。

(0)

杂咏·其五

朝行燕市中,夕宿夷门道。

酒徒既寂寥,信陵亦荒草。

壮士重一言,千金失其宝。

万里拥头颅,朝在暮不保。

当其悲来时,天地亦为老。

感此抱区区,双鬓如蓬葆。

倦言怀古人,忧心惄如捣。

(0)

次韵酬朱莲洋学博见赠

圭玷重磨镜里颜,常将抑戒诵循环。

羡君老笔吟犹健,愧我衰年身未闲。

几历薪劳无坦道,善藏樗拙有深山。

相期正果成何日,安得丹炉九转还。

(0)

九月望日见题名录,雪村举首,赋此寄贺

龙头果属夺标归,有据文章契合微。

鸣盛元音先睹快,起衰大雅近来稀。

万三千士心应肯,二十余年愿未违。

名姓雷轰人口熟,曾经举首达皇畿。

(0)

苏方伯赓堂同年远贻诗集,并寓书勉以末路,赋答·其一

三千里外一编新,二十年中謦欬亲。

出处半生关世道,安危四望属吟身。

豪情海阔风能啸,骨格山苍笔自春。

稷契少陵空有愿,济时君不愧词臣。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