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检邵叔宀先生遗札》
《检邵叔宀先生遗札》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死别生离各泫然,吞声恻恻已经年。

帆开南浦春刚去,舟到西泠月正圆。

当日祖筵如梦里,即今展翰又天边。

伤心一树梅花发,更有谁移植墓田。

(0)
鉴赏

这首诗《检邵叔宀先生遗札》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联“死别生离各泫然,吞声恻恻已经年。”以“死别”与“生离”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悲痛与不舍,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尽哀伤。接着,“吞声”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只能默默承受的情景。

颔联“帆开南浦春刚去,舟到西泠月正圆。”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南浦的春水刚刚离去,西泠的明月却已圆满,这样的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时光的无情。

颈联“当日祖筵如梦里,即今展翰又天边。”将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昔日相聚的宴席仿佛梦境一般遥远,而今只能通过书信寄托思念,距离却如同天边般遥远。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尾联“伤心一树梅花发,更有谁移植墓田。”以梅花的盛开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梅花的开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之下,却伴随着对友人墓地的哀悼。最后一句“更有谁移植墓田”则直接点明了对友人的哀思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寒食,舟中作

桃李催人,禁烟时候春寒浅。

佳节好况逼清明,暖柳垂金线。何处留人顾盼。

听枝头、流莺啼遍。关山满目,绿水新波,壮游未倦。

如此春风,重阴叠翠斜阳岸。新红一片水迢迢。

望处如银汉。雨过平沙凌乱。更犹疑、画屏深远。

鹃啼芳草,鹭宿前滩,轻帆几转。

(0)

念奴娇.咏并头莲

碧池风景,记相逢翠红,掩映娇色。

水面凌云环佩步,越女扁舟一叶。

鸂鵣同心,鸳鸯共影,消受衣香洁。

怜它婀娜,金波照入凉月。

自觉湘簟生风,珠帘卷暑,有梦皆澄澈。

静对波心如解语,怎忍轻轻攀折。

助我诗情,宜人画理,清倚阑干侧。

嫣然一笑,江头何处吹笛。

(0)

十六字令

楼。自倚阑干忆旧游。湘帘上,闲挂小银钩。

(0)

南浦.见雪。和夫子

云密酿重阴,恰纷纷、满地惊看飞絮。

银押正深深,西风紧、一样萦帘欹舞。

沾衣惹袖,曲阑竟日愁凝伫。

只恐长空迷雁影,远信莫教频误。

应怜三径萧疏,好凭它、点缀琼林玉树。

瘦影怯清寒,低徊处、依约南枝初吐。

新词一阕,彩毫妙拟梁园赋。

幽怨重重和泪写,凄绝数声杜宇。

(0)

踏莎行.仲春拟雁别燕

东阁梅残,落红万点。柳丝风绕黄金线。

画檐双燕舞翩跹,年年窥社来庭院。

粉箨初成,梨花始艳。遥天别雁愁无限。

萋萋芳草总销魂,参商隔面难为伴。

(0)

踏莎行.白莲

天巧玲珑,一团香雪。亭亭时恐东风折。

绿波翻影澹涟漪,娇含晓露迷蜂蝶。

不近红妆,偏怜明月。西池昨夜新开彻。

芳心何事万丝萦,秋风情薄催离别。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