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罥清疏,花房掩覆,重重密密相值。
粉白含娇,绯红吐艳,只少映阶瑶碧。
雕栏错列,浑不减、朝酣春色。
金带围开何处,乌纱人正难得。别苑衣云似织。
雨廉纤、暗尘新浥。素手折来休伴,泽兰轻掷。
閒向丰台访觅。有当日、西施采芳迹。
一路香风,吟边鬓隙。
叶罥清疏,花房掩覆,重重密密相值。
粉白含娇,绯红吐艳,只少映阶瑶碧。
雕栏错列,浑不减、朝酣春色。
金带围开何处,乌纱人正难得。别苑衣云似织。
雨廉纤、暗尘新浥。素手折来休伴,泽兰轻掷。
閒向丰台访觅。有当日、西施采芳迹。
一路香风,吟边鬓隙。
这首《天香·芍药》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奭良所作,描绘了一幅清疏雅致的芍药花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首先描绘了芍药花瓣轻盈地挂在枝头,花房掩映,层次分明,既有白色如含羞的少女,又有红色如吐露芬芳的佳人,缺少的则是如同碧玉台阶的映衬。栏杆精致错落,增添了春意盎然的气息,而金带围绕的景象则暗示着权贵的赏花之景,然而乌纱官员却难寻其踪。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别苑,衣云般的芍药花瓣如丝织般细腻,雨后的清新气息与微尘相融,更显其娇嫩。诗人提醒不要随意采摘,即使是泽兰这样的普通花草,也应珍惜。他独自漫步丰台,追寻昔日西施采花的踪迹,一路上满是香气,连诗人的鬓发间都弥漫着花香。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芍药的美艳与诗意,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繁华与美景的怀念之情。
怪西风、晓来敧帽,年华还是重九。
天机衮衮山新瘦,客子情怀谁剖。微雨后。
更雁带边寒,袅袅欺罗袖。慵荷倦柳。
悄不似黄花,田田照眼,风味尽如旧。
登临地,寂寞崇台最久。阑干几度搔首。
翻云覆雨无穷事,流水斜阳知否。吟未就。
但衰草荒烟,商略愁时候。闲愁浪有。
总输与渊明,东篱醉舞,身世付杯酒。
故老相传为秦桧,飞仙时立冻蛟背。
疑是当年丫髻人,凭虚驭气今安在。
百千年树见栽时,新承雨露入昭代。
托根南极殿下生,巍巍直与天枢对。
纷纷牛马已成尘,露叶风枝今几载。
是时鸾凤一来栖,枭狐不敢鸣妖怪。
一朝名字动至尊,不见尊形空粉绘。
多少黄冠尽白头,依神正直人再拜。
老榛何物敢干名,直根惟有苏仙爱。
方今南北同一天,孤标不见贞元会。